自那日之后,李秋菱没再过问,大姐寿华与杜仰熙之间的是非纠葛。那夜,她察觉到大姐姐心中满是郁结与苦楚。
姐妹几个亦是心知肚明,杜仰熙这一番举动,不仅是为了擒拿贼人,更是在试探寿华是否真与那贼子暗通款曲。
眼见大姐被枕边人如此算计,李秋菱心中五味杂陈。她不禁开始怀疑,自己当初撮合大姐与杜仰熙的决定,究竟是对是错。
然而,事已至此,再多纠结也无济于事,只能选择顺其自然,把一切交给时间。
只是她在心中暗下决定,那姓杜的,千万莫要再做出令自己大姐伤心。否则,自己定不会给那人,再有机会靠近大姐姐一步。
李秋菱冷眼瞧着,大姐寿华原是要和离的。而杜仰熙却在装傻充愣,试图凭借自己的巧舌如簧应对过关。
两人一番交锋后,定下了一桩赌约——若想继续这段婚姻,杜仰熙必须通过寿华的三道考验。
而她则每日与宫远徵早出晚归,前往城外自家的田庄,查看棉花与南瓜的种植情况。
其实自汉代起,棉花便已开始种植,按常理来说,李秋菱只需吩咐下人大规模耕种即可,并不需要她亲自到场。
然而,这次种植的是她从空间拿出来的,都是经过一代代驯化,明朝时的种子。不仅有本土常见的粗绒棉,还有一种特殊棉花——这是她在大明时,特意派人从海外寻回的长绒棉。
这种长绒棉质地柔软细腻,手感极佳,吸湿透气,舒适性极高,韧性强且经久耐用,保暖效果极好,非常适合冬季使用。
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产量低,难以大面积种植。一旦棉花种植普及开来,这种珍贵的长绒棉,恐怕只有富贵人家才能享用。
想到这里,李秋菱心中暗暗庆幸,幸亏当初自己谨慎,留下了一手准备。
曾下令让底下人,将这些农作物的种植过程详细记录成册,否则单凭她和宫远徵两人,从未下过地的门外汉,即便有了种子,也未必能将这些作物种好。
为此李秋菱时常拉着宫远徵去城外,到田间地头巡查。而宫远徵表面上虽百般不情愿,心底里却暗自欢喜:菱儿终于不再整日围着郦家人打转了。
两人忙忙碌碌,不知不觉已过去了一个月。眼看着端午将近,李秋菱难得闲下来,正与姐姐们一起绣福袋,用五彩丝线编织百索,却见姑母一脸怒气地走进来。
郦娘子:呼呼,气死我了!
三人见状,连忙起身,端茶倒水,又帮着拍背顺气。好一阵忙活,才算安抚住郦娘子的情绪。
这时李秋菱这才开口询问
王绵绵(李秋菱):姑母,您怎么生怎么大气,究竟发生了何事?
好德:是啊,娘,您消消气,可别气坏了身子!
好德也赶忙附和
乐善亦忙不迭的说道
乐善:没错,有我和四姐姐、六妹妹在,谁敢让您受半点委屈!您说出来,我们去给您出气!
此话一出,郦娘子本已平复的怒火再度被点燃。她手指着女儿乐善,没好气的说
#郦娘子:你啊,少给我惹些麻烦就谢天谢地了!这才安宁几天,又想出去闯祸?
乐善听后不服气,觉得母亲小瞧自己,立刻回嘴道
乐善:娘,您怎么如此不讲道理?我这不是为了给您出气吗?用得着这样说我……
眼看着母女二人越说越僵,李秋菱赶紧开口打圆场
王绵绵(李秋菱):姑母,五姐姐也是心疼您,这才一时情急,言语不当说错了话是,但念在她一片孝心上,您就别跟她一般见识了吧!
王绵绵(李秋菱):哦,对了,您还没说刚才为何生气呢?
这话题虽然转得生硬,但架不住对方愿意顺着台阶下,也没再继续训斥女儿。
说起这个,郦娘子神色忧虑的叹了口气,道
#郦娘子:还不是因为那个杀千刀的严子美!当日咱们家处置他的事情,不知怎么传遍了汴京。
#郦娘子:尤其是那崔娘子,到处嚼舌根,说大娘的坏话。我刚刚教训了她一顿,可眼下却不知该如何事好。
徵菱从云之羽开始旅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