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李秋菱随手将手中的绣棚一丢,起身便要往外迎去。随后仿佛想到了什么似的,她又重新坐下,拿起绣棚装出一副认真刺绣的模样。
一旁的乐善三人全程看在眼里,此时全都暗暗抿唇偷笑。待李秋菱气鼓鼓的瞪过来,她们才忙不迭的,假装低下头做事。
大娘寿华迈步进来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忙碌景象。她刚想开口说话,却接收到几位妹妹递来的眼神暗示。
于是径直走到六妹面前,满面笑容的夸赞道
寿华:这金昙花绣得真是惟妙惟肖,针脚又如此细密均匀,显然下了不少心思呢。看来我们小六的针线话又进步了。
见李秋菱停下手中的针线活儿,只是低着头默不作声,寿华伸手拿开绣棚,这才轻抚对方的头,柔声说道
寿华:小六乖,姐姐并非有意疏忽你,更不是不管你。只因前些天是十一郎忌日,要为你的其做法事超度,唯恐与你的喜事相冲,才不得已暂且避开。
寿华:如今事情已经处理妥当,姐姐马上就赶回来了。
一旁的三娘康宁也跟着劝和
康宁:是啊,大姐姐一忙完事情,连杜家都没回,就马不停蹄赶回来见你了。小六你就别再生大姐的气啦。
琼奴:三娘说得对,小六你别生气了。
福慧:是啊,快别生气了!
乐善:你这几天不是总念叨,要大姐姐回来吗?现在大姐姐回来了,你就别不高兴了。
好德:没错,小六你就原谅大姐姐吧!
在众人的劝说下,李秋菱摆足了姿态,眼看火候差不多了,便顺着台阶而下,小声嘟囔着
王绵绵(李秋菱):那好吧,既然大姐有苦衷,看在二姐她们姐的面子上,我就原谅你了。
看着自家六妹那傲娇的小模样,寿华强忍住笑意,哄道
寿华:好,那姐姐就多谢六妹妹宽宏大量了。
见两人重归于好,琼奴便趁势将说起了正事。李秋菱的嫁妆中,像田地房屋、金银珠宝,以及各类家具摆件等大项,早已准备妥当,整理起来并不算麻烦。
至于首饰、胭脂盒、子孙桶之类的物件,也可从市面上购置。然而,眼下最棘手的,便是陪嫁中的衣裳、床幔与围帐等物,尤其是贴身衣物,这类私密之物实在不便外买,只能自家赶制。
依照汴京婚嫁的传统,新娘除了嫁衣之外,还需备下四季的衣裳。对于寻常百姓家而言,即便财力有限,也总会咬咬牙,为女儿置办春夏秋冬各一套衣物。
那些富贵人家却远不止如此,最少也要准备十六套才拿得出手。而李秋菱此次嫁入王府,按规矩,需为每个季节准备六套华服,总计二十四套方合体面。
只是婚期在即,时间仓促,最终只能将之简化为十二套常服。如此以来,再额外添置些上好的绫罗绸缎,也算不得寒酸了。
提到此处,琼奴不禁皱眉叹道
琼奴:十二件常服,即便我生出八只手,怕也难以按时完成。
寿华听后略作思忖,缓缓开口朝众人吩咐
寿华:贴身的衣物小六自行缝制便好,至于其他的,咱们几个除了小五不擅长针线活儿,其余人每人做上一套,应该不成问题。
寿华:另外,我记得前些日子,家里刚做过夏衣,小六做了八件,其中有五六件尚未穿过,拿来充数倒是正好。
寿华:至于还差的两件,二娘有身孕不宜操劳,琼奴要忙着做被子和床幔,剩下两套就由我来做吧。
话音刚落,寿华转头看向三妹康宁,温声道
寿华:三娘,辛苦你了,鞋袜之类的就交给你吧。
康宁:大姐姐放心,一切包在我身上。
见几位姐姐为了自己的嫁妆忙碌,甚至连怀有身孕的二姐,也在费心缝制衣物,李秋菱心中满是愧疚。
她低着头,有些自责的说
王绵绵(李秋菱):都是我的错,累得几位姐姐费心为我操劳。
徵菱从云之羽开始旅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