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女儿的提醒,郦娘子也反应过来,赶紧为刚才的话描补
郦娘子:对对对,肯定是这样。
见姑母与姐姐们忧心忡忡地望着自己,李秋菱心中明白,自己方才的话,让大家误会阿远不信任她。
即便请旨娶自己,怕也是别有用心。故而大家担忧她的未来,才会露出这般神情。
为了令所有人安心,李秋菱思忖片刻,而后笑着解释道
王绵绵(李秋菱):你们都是什么表情呀?我像是那种会让自己受委屈的人吗?
王绵绵(李秋菱):阿远派那人守在外头,不过是堵他人之口罢了,免得有些人,没事就到处散播我的谣言。
此言一出,一时间吸引了屋内的目光,众人皆紧张地看着她。尤其是乐善,更是快步走上前,拉住李秋菱的衣袖询问
乐善:小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莫非婚事有变?我就说你怎么突然对康王的态度变了,原来是他想悔婚啊。
乐善:不行,咱们可不能就这么白白受这口窝囊气,我非得去找他算账不可。
李秋菱赶忙拉住乐善,绝不能让五姐去找阿远,且不说这是她随口编的理由,为的就是安抚大家,单论身手,五姐也绝非阿远的对手。
于是她赶忙解释道
王绵绵(李秋菱):没有,阿远没有悔婚,也没做对不起我的事。
随后便说起前几天进宫的遭遇
王绵绵(李秋菱):只是前些时日,我进宫给圣人请安的时候,恰巧碰见郭皇后也在那里。
王绵绵(李秋菱):我当时想着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行礼问安后便主动搭话,没承想却被对方出言讽刺。
提及李秋菱,心头便生起一股恼意。自她穿越以来,何曾被人这般当众指着鼻子羞辱过?即便是昔日与她针锋相对的吴才人,也只敢暗讽几句罢了。
哪像那郭皇后,初见之时,张口闭口就指斥她出身卑贱、缺乏教养。更要紧的是,这竟还是当着太后的面。
先不提对方不知晓自己与太后之间的关系,可谁人不知太后是歌伎出身呢?这一番话,简直就是在戳太后的肺管子。这样没脑子整日到处树敌,也难怪后面会被废。
王绵绵(李秋菱):原本我以为是皇后觉得我出身商贾,所以才看不起我的。
王绵绵(李秋菱):后来我才知晓,皇后娘家原本想把小女儿嫁给阿远,曾请官家出面撮合。
随后话风一转,有些幸灾乐祸的说
王绵绵(李秋菱):只是让官家给撅回去,后来私底下寻人与阿远说和,也被拒了,郭家因此丢了好大的脸面。
王绵绵(李秋菱):他们不敢对官家有半分怨言,亦不敢招惹阿远,只敢寻好欺负的软柿子下手。
王绵绵(李秋菱):于是,当听闻阿远竟亲自向圣人请旨求娶我时,自然便将矛头对准了我。
闻言,郦娘子愤愤不平的说
#郦娘子:真是岂有此理,这是看郦家小门小户,觉得咱们家好欺负。
#郦娘子:就算郭家出了个皇后,也不能仗着这个,逼人家娶他家的女儿,想所有好事都占尽,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见姑母动怒,李秋菱连忙出言安抚
王绵绵(李秋菱):姑母您放心,莫说阿远不会同意,就连官家那边也不会应允的。
王绵绵(李秋菱):郭家出了个皇后已是天大的福气,竟还贪心不足,想让另一个女儿成为亲王妃。
王绵绵(李秋菱):说句不怕忌讳的,先帝唯二的子嗣都要拢在手里,郭家这是意欲何为?
#郦娘子:这……
此话一出,吓得众人一跳,这涉及皇家之事,可不是她们这些小老百姓能议论的。
康宁还是觉得难以置信,郭皇后好歹也是太师的孙女,怎连这般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
就连她们这些普通百姓都知晓,官家最为忌讳宗室势大,郭皇后出身高门大户,怎么会做出如此不理智的事情?
李秋菱似是看出三姐的疑惑,开口解释道
王绵绵(李秋菱):这你们就有所不知,想官家当初属意的皇后并非郭氏,而是已故左骁骑上将军张美的孙女。
王绵绵(李秋菱):只是圣人主张立郭氏为后,那时官家尚未亲政,不得不妥协。
王绵绵(李秋菱):因此成婚之后,郭皇后并不得官家宠爱。为了稳固自己的后位,也为了给家族和自己留条退路,这才甘冒忌讳,也要与康王府联姻。
徵菱从云之羽开始旅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