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菱一走,虞家三口也没脸继续待着,直接打道回府。冲突双方皆已退场,围观的人群也逐渐散去,这场风波似乎暂时画上了句号。
然而,今日发生的事情,却借着在场众人的口耳相传,如一阵风般迅速传遍了整个汴京城。
令人意外的是,绝大多数人,对虞娘子与杜探花的纠葛并不感兴趣。毕竟,杜仰熙刚一和离,便火速与虞秀萼定下婚约,其中的猫腻明眼人都能看穿。
真正引发热议的却是,虞相夫人梁氏是否真康王府所说那般,威逼利诱,强迫虞相娶了她?更有人私下猜测,虞相发妻之死恐怕另有隐情,或许正与这位虞夫人脱不了干系。
一时之间,流言四起,闹得满城风雨。不少高门大户的子弟听闻此事后,纷纷向家中长辈求证。
那些与虞相素来交恶的人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将自己的所知所想娓娓道来,借自家孩子之口,'不经意'的将消息传出去;
而与虞相关系亲近的人家,则对此讳莫如深,只字不提。然而,越是遮掩,反倒越引起人们的揣测。
与此同时,另一位因这事声名鹊起的人物,便是身为康王妃的李秋菱。凭借公然殴打相府千金、掌掴诰命夫人的“壮举”,让她一夜之间成为了,汴京城家喻户晓的“母老虎”。
无论是虞家还是康王府,都因此事名声大噪,成为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都是后话了。李秋菱离开之后,并没有立即回府,而是直接进宫,找刘太后告状去了。
常言道,会哭的孩子有糖吃,郦家遭人欺负到这般境地,自然要去长辈面前哭诉一番。
她也正好能够借此机会,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别看太后与自己的关系颇为亲密,实则不过是表象罢了。
刘太后对李秋菱并未真正信任,那赐婚也不过是顺势做个顺水人情,不管她同不同意,李秋菱终究是要成为王妃的。
而且李秋菱嫁妆丰厚,又深得宫远徵爱重,根本不需要借刘太后的势。而身居高位者往往有一种通病,只有那些对他们有所求的人,他们才能够真正信任。
所以李秋菱去找虞家的麻烦,可不只是为了给大姐出气,更是为了拉近同太后的关系,借着太后的威势,在权贵圈子中站稳脚跟,才会出此下策。
慈宁殿外,李秋菱眼眶泛红,手上紧攥着一方绣帕,疾步朝殿内奔去。还未踏入殿门,她那带着哭腔的声音,已先一步传了进去
王绵绵(李秋菱):大娘娘,您可一定要为我做主啊!
话语间,满是委屈与无助。
……
等她从殿内缓步而出时,脸上已挂上一抹恰到好处的笑容。身后还有若干宫婢,手上捧着各色物品,全是太后为了安抚自己,赐给大姐和她的赏赐。
不同于来时的横冲直撞,此刻的李秋菱已然换了一副姿态。她眉眼含笑,举手投足间皆是优雅从容,仿佛天生便带着一股令人折服的气度。要是宫远徵在此,定能窥见那笑容中,隐含的几分得意。
这时李秋菱料想着,自己入宫之后,皇城司的人,应该已将事情的前因后果,悉数报给了官家。
这大宋朝重文轻武之风盛行,文臣地位颇高。他们表面上个个看起来道貌岸然,实则不乏私德有亏之人。
而皇城司作为官家的耳目,历来被朝中的文臣所抨击。如今面前放着这样一个报复的机会,想来皇城司的人断然不会放过。
只要官家先听了皇城司传递的消息,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她就不惧虞惟义这老狐狸,在官家面前颠倒黑白。
计划进行得极为顺利,李秋菱不仅为大姐报了仇,狠狠地教训了虞家一番,顺带在太后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
如此一来,既向外人宣告:郦家虽是小门小户,但有她这位王妃撑腰,也绝非能轻易招惹的;同时,也让太后看清了自己的软肋,使得对方能够安心与自己亲近。
你瞧,这丰厚的赏赐不就来了吗?
徵菱从云之羽开始旅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