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相大白之后,郦家的四位兄弟与阿蔡母子二人合谋串通,企图通过冒认他人子嗣来归宗,以此讹诈钱财。
沈慧照念在阿蔡母子初犯,只判处八十仗的惩罚。而郦家四兄弟,完全不顾叔父曾经的帮扶之恩,心生谋夺财产的歹念,欺凌孤寡,泯灭人伦,累年争讼,始终不知悔改。
最终,他们被判处各自一百仗的惩罚,并被勒令归还抢夺的郦家财物,从此以后不得再登门骚扰,否则一律发配严惩。
此举不但惩戒了恶者,还消除了郦家的后患。这令好德对主审此案的沈慧照,瞬间好感倍增。
看着对方身着绯衣,行走之时衣袂飘飞,那衣袖宛如一条红绸,紧紧地缠绕着她,似乎再也难以挣脱开来。只一眼,便是万年。
就在众人以为此事就此告一段落时,宫远徵忽然站了出来。他面向那位暂代开封府事务的沈大人,开口道
赵得益(宫远徵):沈大人且慢,本王这里有一桩旧案,与郦氏这四人有所关联,不知能否一并处理?
原本正打算请二人往后堂去的沈慧照,闻声立刻停下脚步,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他郑重其事的询问
沈慧照:不知王爷所说的究竟是哪一桩案子?若这四人当真犯下罪行,下官必定秉公处理。
宫远徵缓缓开口道
#赵得益(宫远徵):本王所说的案子,与我已故丈人有关。当年丈人被人谋害后,王家势弱,郦氏一族便推出一个替罪之人,就此将事情掩盖过去。
#赵得益(宫远徵):此次这四人带着阿蔡母子,不远千里寻到汴京。本王应王妃之请,派人前往洛阳调查,不料却意外发现真凶另有其人。
#赵得益(宫远徵):经过一番明察暗访,本王找到了知晓当年真相的人证,如今此人正在堂外候着传唤。
此案不仅关乎人命,还牵涉到康王妃亡父,沈慧照自然不敢怠慢,也由不得他推脱,只得立刻重新升堂,命人将人带了进来。
得知此事竟与自己去世多年的兄弟有关,郦娘子的心中挂念着。她自知人微言轻,却仍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当下便拉过女儿,悄然站到了侄女身旁。
李秋菱一见姑母前来,忙不迭地命人搬来一张椅子,请郦娘子坐下歇息。
毕竟,她的姑母如今身负诰命,身份抬高了。在这大堂之中,这一坐都当之无愧。事实也确实如此,沈慧照直接选择了无视。
不多时,从门外走进一位妇人,来者是一位年约三十来岁,身着粗布衣裙,头裹一方头巾。她眉头微蹙,神情愁苦,眼角布满细纹,外表与普通农妇并无二致。
那妇人走到堂前,跪下行礼道
路人丙:民妇参见大人。
沈慧照端坐堂上威严喝问
沈慧照:堂下何人?速速报上名来!
那妇人恭敬答道
路人丙:回大人的话,民妇姓徐,乃洛阳人士,十六岁时嫁入洛阳郦氏……。
不等她说完,站在一旁是郦士谦突然惊恐大叫
路人乙:是你!不可能,你怎么会没死!
徐氏抬眼直视着他,目光中满是怨恨,冷笑一声讥讽道
路人丙:没想到吧!你们用尽手段,我还是活了下来。郦士谦,若没亲眼见到你们的报应,我又怎会甘心赴死?
沈慧照见二人言语渐偏,一拍惊堂木,厉声呵斥
沈慧照:本官未问,尔等不得擅自开口!
郦士谦这才意识到,自己身处开封府大堂,可不是他能放肆的对方,忙跪地告饶
路人乙:大人您有所不知,这徐氏在我堂兄出事后,竟抛下一家老小连夜逃跑。可怜我堂叔刚走,婶娘本就深受打击,听闻此事气得一命呜呼。
路人乙:小的因一时义愤,绝无扰乱公堂之意。
旁边另一人附和道
路人甲:是啊,大人,我们都可以作证!这徐氏当初的事,在洛阳城可是人尽皆知。
徐氏被这些人的厚颜无激怒,气得几乎喘不过气,她声嘶力竭地吼道
路人丙:你们、你们、你们胡说八道!
沈慧照再次拍响惊堂木,沉声警告
沈慧照:够了!与本案无关的话休要再提。徐氏,还不快将你知道的从实招来!
徐氏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
路人丙:是,事情是这样的……。
徵菱从云之羽开始旅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