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菱初至别院,这座新建成的园子,她而言一切都透着新鲜劲儿。
这个时代的建筑,风格迥异于唐代那种恢宏大气的样式,更偏向于精巧细腻、纤巧秀丽之态,重视居住的舒适度与功能性,且在装饰方面下足了功夫。
从远处眺望,屋顶相互穿插交错,其立体轮廓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姿态。屋脊、屋角都带有起翘之势,全然不似唐代那般浑厚的风格,反倒给人带来轻柔之感。
再辅以各类彩画、雕饰以及造型各异的门窗装修,这些建筑整体便营造出一种柔和、工巧又秀丽的风格。
这屋内大量使用格子门与格子窗。门窗除了方格外,还有球文、古钱文等花样,这样既改善了采光条件,又增添了装饰效果。
木架上绘有各种华丽彩画,像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迭晕棱间装、解绿装以及丹粉刷饰。
再者,屋顶部分大量采用琉璃瓦,这就使得建筑外观变得秀美、华丽又细腻。
除此之外,为增强室内空间感与采光度,此地采用了减柱法和移柱法,梁柱上斗拱铺作的层数增多,硕大雄厚,甚至还出现了不规则形状的梁柱铺排形式,完全跳脱出唐朝梁柱铺排的工整模式。
她步入卧房,只见床榻、椅凳、桌案、柜架等家具,错落有致地摆放得整整齐齐。书画、家具、文房器具、陶瓷、尊彝、赏石等物件巧妙组合陈设。
整间屋子以重现儒雅之风为核心理念,把时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相融合,既有格调又不失内涵。这既是一种对传统的传承,也是一种创新之举。
李秋菱微微颔首,环视这间屋子陈设,不难看出别院的人确实费了不少心思。她随即吩咐下人重重赏赐了管事,接着又命翠柳与红蕖,将随身带来的床帐纱幔、被褥等物悉数更换成自己带的。
这倒并非是对方滥竽充数,只是她觉得还是用着自己的东西,更为舒心惬意。尤其是阿远,别看他平日里似乎对这些不上心,实则挑剔的很。
他平日所用之物无一不最上乘的,早先有他哥宫尚角精心照料,好东西都优先紧着他;后来成为皇太孙时,更是享全国供奉;如今身为大宋王爷,衣食住行也皆是最顶级的。
可以说,宫远徵从出生起,历经过伤心艰难痛苦,却从未受过穷过,他才是真正在锦绣富贵堆中养出来的人。
李秋菱正吩咐翠柳,将坐上的香炉换成汝窑的,桌案上梅瓶、玉壶春等,釉色优美,典雅含蓄为主的。再有所用的器皿,也都替换成官窑的。
等她把一切安排妥当,已然到了用晚膳的时辰。李秋菱与宫远徵相对而坐,共享晚餐。
只见李秋菱夹起一块肉,放入宫远徵的碗中,说道
王绵绵(李秋菱):这是我特意吩咐人做的糖醋里脊,你尝尝合不合胃口。
闻言,宫远徵手中的筷子一顿,有些不确定地问
赵得益(宫远徵):猪肉的?
王绵绵(李秋菱):是啊!
李秋菱笑着回道
此话一出,宫远徵难以置信地看向对方。要知道,这可不是明朝,这个时代的皇室贵族皆推崇羊肉,猪肉被视为低贱的肉食。
而且未阉割的猪肉腥臊味极重,且烹饪方法若不得当,那味道更是难以下咽。所以,普通百姓家中,若非万不得已,都不会购买猪肉来吃。
想到此处,再看看自己碗里的肉,宫远徵只觉得那肉重如千斤。虽说他不重口腹之欲,但也不是什么都能往嘴里送的。
可这是菱儿亲自安排做的,他到底是不吃呢,还是不吃呢?至于会不会因此遭受皮肉之苦,他已经顾不得考虑了。
李秋菱看出了他的犹豫,没好气的说
王绵绵(李秋菱):这猪肉是我去年命人精心饲养的,都是劁过的,没有腥膻味。
随后又嗔怪道
王绵绵(李秋菱):我还能拿那些不好的东西给你吃不成?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
赵得益(宫远徵):怎么会,怪我,是我想差,险些误会你的一片心。
徵菱从云之羽开始旅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