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半点不怵这种目光,她大方承认了这件事实,“自行车现在又有了新的发展,我父亲这次回京给皇上送了材料更优越的,马上店铺里就会上架这种新版自行车,到时候我让人给大家一人送一辆来。”
作为林如海唯一的孩子,这点小事林黛玉自然能做主。
她说话落落大方,眼神也真诚坦荡,半点没看出有什么优越感,薛宝钗觉得若是他们薛家有了这么一桩能生钱的生意,只需好好利用一番,必然能成为京城里大多数有钱有权人家的座上宾。
可林黛玉好似半点不在意。
真是叫人不知该怎么羡慕才好。
一旁跟贾敏小声说话的贾母脸上的笑一直没停下,看到孩子们聊得这么开心,相处得这般和谐她的心情也分外舒畅。
她低声对贾敏夸着,“你把玉儿教得很好,处事大方又和善。”
贾敏也很自豪自己将女儿养得很好,“也不止我一人的功劳,如海没有儿子,他是真心把玉儿当男儿养,经常把玉儿叫到他书房去将外面的事情。”
说到这子女教养的事,贾母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家里这下一辈只有宝玉、贾环还有贾兰,贾环是姨娘肚子里出来的,又养在赵姨娘那种上不得台面之人膝下。
贾母从未对他有什么指望,不给家里惹祸就已经不错了。
她对宝玉其实一直都寄予厚望,既是宝玉衔玉而生,又因为宝玉长得好嘴甜最会讨她欢心。
但她也知道宝玉并不是那当官走仕途的料,若说是在看闲书上宝玉从不拒绝,只是一说到经济仕途,宝玉就像是脑子不通了。
贾母又叹了一口气。
而她的重孙子贾兰,现在也不过四岁,年纪还小,即使有李纨的教导离他长成也还有许多年。
贾敏见母亲接连叹气,不知她怎么方才还好好的,现在又是这个表情。
“母亲为何事忧心?”
贾母不欲将自己的心事说给这个出嫁了的女儿,惹她烦心,这些事本来是该让两个儿子操心的,只是他们似乎都看不到贾家面临的诸多问题。
“无事。”
贾母想将话题揭过,贾敏却不肯,接连追问。
贾母只得将自己刚才想的都说了出来,“老二没少因为宝玉不爱读书让人打他板子,若是打一打宝玉能听话也就罢了,只宝玉打过就忘,我也不愿宝玉挨打,若是珠儿还活着就好了。”
贾敏当然知道贾母嘴里的珠儿就是她那早逝的侄子,天资聪慧,只可惜身体病弱。
贾敏宽慰贾母道:“读书一时并不能太过勉强,宝玉不爱那经济仕途,只需让他从书中明理即可,我们这样的人家只要不出什么大事又哪里会让子孙过不下去呢?”
“不过有一句话我得跟母亲你说,你听了可别不高兴。”贾敏劝说完贾母不要强迫宝玉走那经济仕途的路,又说起另一件事。
贾母认真倾听。
“我觉着家中开销实在有些奢靡,每日三餐饭菜都摆满了桌子,每道菜又都耗费了许多食材,偏偏大家也吃不完。而且我看那些有脸面的下人穿衣打扮不比迎春她们差,看着竟像是家里小姐一般,母亲也未必太惯着她们了!”
贾敏又讲了林府是如何不同的,她看着贾母的神色,不知自己说的对方听进去了多少。
伏黛:赠尔一枝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