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街道上人来人往,商贾云集。贩夫走卒络绎不绝,他们叫卖着各种商品,声音此起彼伏,形成一片繁忙的市场景象。
走在街道上的我顺着叫卖声来到一个卖云吞的小铺子里,点了一份云吞快速吃了起来。一碗云吞下肚,整个人都要舒服多了,付给老板五个铜板饭钱后便顺着记忆里粮店方向走去。
一路走着,可以看到街道上各种行业人员来来往往,如铁匠、鞋匠、缝匠等,他们带着货物,赶着驴子,叫卖着他们的商品。这些小商贩们把他们的商品摆满小摊,小吃摊上热气腾腾的美味芳香四溢,吸引着来往行人的目光。
路上也可见到文人墨客的身影,他们有的拿着自己写着的诗歌,行色匆匆地在路上走着,希望在店铺前朗读获得些许报酬或名声,也有三五成群说说笑笑的讨论诗歌,这些文人墨客的存在给古代街道增添一些文化气息。
街道上还有很多表演者,他们唱着歌、跳着舞等,给街道上的行人带来欢快。这些表演者以自己的手艺挣钱,都在卖力的展示自己的才艺,希望得到过往行人慷慨的馈赠。
不知不觉间走到了粮店,抬头看去只见上方写着“刘记粮铺”四个大字。走进粮铺便看到正前方和左侧摆放着满满当当的各类粮食,如大米、小米、小麦、糯米等常规种类应有尽有,甚至还有黄豆、绿豆、黑豆、红豆等豆类,甚至还有小麦磨制的面粉和大米制成的米粉,右侧是掌柜的收银台。
“客官,今天要来点什么?”一名伙计来到跟前道。
“伙计,你这边可能安排送货?"我问伙计道。
“客官,你放心,你若买得多,我们这边会安排伙计给你送货上门的。"伙计回道。
听道保证,我便放下心来,正所谓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我打算多屯些粮食,到大多数放在空间里也不怕坏。我是南方人,平日里多以大米为主食,想着多买些,其他的再选几样买些许换换口味。
“伙计,大米500斤、小米100斤,糯米50斤、面粉100斤,绿豆30斤,红豆、黑豆各10斤,黄豆100斤,然后米粉100斤,这些可能送货?"我对伙计道。
"可以的,客官这边请"伙计把我带到掌柜的跟前对掌柜重复了下我刚报的数量。
“客官,您确定要买这么多?确定要的话我这就让人去备货,我这边给你算账,货备好后让人给你装车送家去。”掌柜笑道。
“掌柜,只管让人去备货,我定是要买的,劳你算算多少钱?"我随即回道。
算盘声响起,我听着掌柜念叨的物价,也开始默算了起来。大米十文一斤,合计五千文,小米七文一斤即七百文;糯米十五文共七百五十文,面粉十文共千文,绿豆八文,红豆、黑豆九文,黄豆六文,四种豆类合计六百二十文,干米粉十二文共一千二百文,总计九千二百七十文即九两二钱七十枚铜钱。
“客官,诚惠九两二钱七十文银钱,送货上门的话需要您这边先支付定金5两银子,余款等货物送到你家你再让伙计带回即可。你看有没有问题,没有的话,我给你开单子了。”还不待我感叹《知否》里宋时的物价时,掌柜的话就从耳边响起。
我回答:“掌柜,没问题,就是我一会还要去买其他的东西,劳烦贵店伙计一个时辰后送货上门,行吗?"
掌柜同意后,我便拿出5两碎银子给掌柜的并留下小宅院的地址就走出了粮店。
综穿之丫鬟逆袭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