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报复了两位王爷后,我在汴京城里成了大家轻易不敢招惹的人,日子过得畅快极了。不知不觉时间己过数年,如今我膝下也有三儿两女五个亲生孩子,外加一个义子,共六个孩子。这些年丈夫与自己虽偶有争吵,但也确实做到了只有我一个女人,这也是我能心甘情愿地不顾生育危险多次为其延绵子嗣的原因。
现如今长子张景宇九岁,次女张静安七岁,双胞胎儿子张景言张景辰五岁,小女张静宁三岁,义子林峰八岁。义子是因着当年丈夫答应我择一子从母姓的事不曾和婆家长辈协商,待我的第二个儿子景言出生起名时,长辈方知晓,长辈死活不同意。当时自己不忍丈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退了一步后没再强求,后到慈幼园收养的孤儿。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全家决定出游。我们包下一艘大船,沿着汴河而下。沿途风景如画,孩子们兴奋地在船上跑来跑去。
行至一处热闹小镇,我们便上岸游玩。集市上熙熙攘攘,各种新奇玩意儿让人目不暇接。忽然,我瞧见一个熟悉身影,竟是曾经扬州交好的小姐妹阿桃。当初我因着拒绝媒人多次说谋提亲身处闲言碎语的环境中,她不顾家中阻挡多次暗中宽慰陪伴我。
我赶忙走上前去相认,阿桃看到我也十分惊喜。原来她在我离开扬州后不久嫁了个憨厚的渔夫,日子虽平淡却也幸福。我邀请她到家中做客,阿桃有些犹豫,我再三劝说才应下。
回到船上,孩子们好奇地围着阿桃。阿桃给他们讲着民间趣事,欢声笑语回荡在船舱。丈夫对阿桃也颇为感激昔日之恩,以贵宾相待。这次出行本就为寻乐,不想还遇故人,更添几分欣喜。而阿桃的到来,仿佛也带回了往昔岁月的一抹温情,让这段旅程充满更多回忆与温暖。
夜里,众人皆已入睡,我却辗转难眠。望着窗外月色,思绪飘回扬州,想起原身曾经侍奉的故主卫小娘。阿桃今日说起扬州旧事,许多关于扬州生活的回忆涌上心头。卫小娘待原主恩重如山,曾教原主读书识字,我当年能顺利脱身出府,应也有那盛府主君对她身怀六甲苦苦求情的不忍。后来我出府专心过日子,虽因《知否》剧情原因交交了一封信提醒,可也不曾关注后续也不知那卫小娘的命运是否改变。原身对卫小娘忠心耿耿,而我这些年却因担心汴京权贵知晓我曾为人奴仆而嘲笑讥讽于我,刻意回避盛府的一切消息,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愧疚。
第二日,我与阿桃单独坐在船头。我忍不住同她倾诉此事。阿桃叹口气,安慰我莫要过度愧疚伤怀。不过吐露心声后,我也决定放开心胸面对过去之事,打算游玩归家后着人去打听下盛府的现状。顺便也可以满足下骨子里爱吃瓜的天性,围观《知否》主角们的生活趣事,说不定还可以搅一搅浑水,让故事更有趣些呢。
综穿之丫鬟逆袭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