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圆明园坐月子的日子过得极为舒心,可以说是自己成为余莺儿以来最舒坦快乐的日子也不为过。什么都不用操心,万事有宫人们操持着,故而待出了月子,宫中没有消息催回宫我也就不急着回去,继续待在圆明园。反正自己只要有儿子弘阳外,也不怕皇上降罪,也不怕内务府怠慢,在圆明园近四个月不是在养胎就是在坐月子,压根就没好好逛过圆明园,正好趁此机会好好观赏下圆明园各处的风景方不枉此行。
这日,我决定先去游览正大光明殿。踏入殿内,只见那宏伟的建筑透着一股庄严肃穆之气。金漆雕龙的宝座置于高台之上,仿佛还能看见往昔皇帝在此处理政务的威严景象。
宫人们小心翼翼地跟随着,我缓缓踱步,手指轻轻拂过朱红的柱子,感受着岁月留下的痕迹。抬头望向那高高的穹顶,上面精美的彩绘虽历经风雨却依然可见当年的华丽。
正当我沉浸其中时,忽闻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寻声而去,原来是一位小太监在角落吹奏。见我前来,小太监慌忙下跪行礼。我命他起身,问道这曲子的来历。小太监战战兢兢地答是从前朝传下来的小曲,偶尔偷闲才敢吹奏一二。我听后心中感慨万千,这圆明园见证了太多的兴衰荣辱,而此刻这笛声似是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落寞。随后我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正大光明殿,想着明日再去探寻另一处景致。
第二日,我选定了杏花春馆作为游览之处。一路上,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待到了杏花春馆,只见一片杏花林如云霞般绚烂。花瓣随风飘落,宛如粉色的雪花。走进馆内,精致的楼阁错落有致,处处透着雅致。
我坐在亭子里休憩,吩咐宫人取来些点心。正吃着,忽然听到一阵隐隐约约的吟诗声。顺着声音找去,竟是一位老宫女。她看到我,欲行礼。我赶忙制止,问她为何在此吟诗。她说曾经这里常有文人墨客相聚,她耳濡目染便学了几句。我与她闲聊起来,从她口中得知不少这杏花春馆过去的趣事,比如曾经有位才女在这里以诗会友,一时传为佳话。
不知不觉间已过晌午,我告别老宫女,慢慢往回走。心中满是对这圆明园更多的眷恋与好奇,想着还有许多地方未曾涉足,日后定要一一探遍,也好更深入地领略这座皇家园林背后无尽的韵味与故事。
其后的日子,我陆陆续续去了万安方和、武陵春色、澹泊宁静、碧桐书院、曲院风荷、上下天光、慈云普护、天然图画、镂云开月、长春仙馆、四宜书屋,还有距离坦坦荡荡远一些的水木明瑟、文渊阁等多处景点。可以说除裕嫔、五阿哥和四阿哥的处所外的地方我基本上都去过。期间还碰到过几次四阿哥闲聊了几句,虽不喜乾隆帝但不至于针对还是小阿哥的弘历,还给她送了不少不容易被动手脚的东西送过去。
就这样,时光荏苒,我出月子后竟然已经耗费了将近一个月的光阴用来游赏园子。眼瞅着孩子即将迎来百日之喜,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宫中至今仍未传来催促我回宫的旨意,这着实令我心生疑惑。
不过细细思量一番,想到近期西北战事频频告捷,按照当下的剧情发展,宫中应当正是那华妃娘娘风头正盛、独得圣上恩宠之时。至于其他嫔妃,即便是有着纯元皇后替身之称的女主角甄嬛,恐怕也是难以一睹龙颜。既然如此,对于这件事我也就懒得去刨根究底了。毕竟此时此刻,待在这园子里可比回宫要惬意自在得多。倘若真如所料,回宫之后不幸遭到华妃娘娘的刁难折磨,估摸着皇上顶多也就是视而不见,或者让我多加隐忍罢了。既是这般,又何苦自讨苦吃呢?
思及此处,我索性安下心来,理所当然地继续留在这园子里居住。心中已然做好盘算,待到临近年关之际再行回宫之事。而届时若是遭遇责问,大可以借口称自己的身子尚未完全康复,不适宜经受长途跋涉的劳累。反正于我而言,此生只愿精心养育这个孩子成人成才,往后是否还能得到圣上宠幸,其实已无关紧要。更何况,凭借我对医术的精通了解,想要伪装出一副身子骨虚弱的脉象简直易如反掌,自然无需担忧会有败露之虞。
综穿之丫鬟逆袭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