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书合上手中的账本,轻抿一口茶,目光落在窗外出神。这些日子和陆青阳细细聊过家中情况,她心里总算有了底。虽说陆家比她预想的要好些,但也实在算不上富裕。
那日陆青阳说起这座三进院落的由来时,语气里还带着几分得意。两年前他在山里猎到两株野山参,这才换来了这处宅子。至于田产,也就老家庄子里那十亩薄田,租给别人种着,一年收个十两银子意思意思。所谓的杂货铺更是不值一提,不过占了十五的干股罢了,一年的收益也不超过二十两。
"娘子,这事儿你莫要太操心。"陆青阳宽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咱们的日子还能过得去。"
锦书转过身,看着眼前这个憨厚的男人,心里忽然有了主意。既然贾母赐的嫁妆里有间铺子,何不把它盘起来?那店铺就在隔壁街上,地段不错,后院还有住处,原是个小饭馆,桌椅齐全,开个食肆再合适不过。
南城区的生意好做,这里住着虽大都是平民百姓,然也都是些殷实人家,毕竟真正的贫民在京城很难生存下去的,多在郊区求生存。经过几日走访,锦书看中了火锅这一行当——既省事又讨喜。与陆青阳一合计,他立时张罗起来。没几日工夫,不但找来了铁匠打制特制的分格鼎与铁锅,连食材供应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锦书带着府里的丫鬟婆子们在后厨忙活,调制各种底料。花椒、八角、桂皮的香气飘散在院子里,惹得邻里都探头张望。
"真香啊!"路过的街坊忍不住赞叹。
更让锦书惊喜的是,陆青阳不仅把铺子的事料理得顺顺当当,还帮忙把她的嫁妆房和田地都租了出去。八月初,火锅店红红火火地开张了。虽说天气还热,但每天都有盈余进账,想来过一两个月,天气转凉生意肯定会更加火爆。
陆青阳从不拘束锦书,反倒常常陪着她出门散心。有时候锦书自己都觉得,虽然夫家境况不好,社会地位不高,可这位夫君却着实让她满意。他从不在意她是丫鬟出身,反而以能娶到国公府的大丫鬟为荣。
陆家的亲戚也是通情达理的。大伯一家子勤勉老实,尤其是李大嫂,整日忙里忙外;两位堂弟媳方氏和刘氏性子温和,待人真诚;小叔家的孩子们虽略显怯懦,但都好相处。
"锦书姐姐,这些蘸料调得可真香!"邻家小妹陆小溪凑过来说道,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满是羡慕。
锦书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心想这样的日子倒也自在惬意。
自从出嫁后,锦书也曾回了荣国府两回,一次是三朝回门,毕竟她从荣国府出嫁,也无其他娘家可回,还有一次是送中秋节礼。两次前往荣国府,锦书都是带些亲手自制的新颖点心和小玩意儿上门的。每次回礼都很丰厚,整得像是上门打秋风似的,锦书也就不大好意思上门了。
综穿之丫鬟逆袭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