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全年级穿越大航海时代
超小超大

屋嘉比朝贤

泉州港的喧嚣与“动绘屋”的繁忙仿佛还在昨日,海风却已将关船“樱花丸”推向了更南方的蔚蓝。郑掌柜牵线的暹罗商船订单,不仅带来了丰厚的定金,更附上了一封言辞恳切的邀请——邀请“动绘屋”随他们的船队南下,直抵盛产香料与奇木的吕宋(菲律宾),为他们在马尼拉湾新建的货栈绘制一套详尽的“货物仓储与防火避潮规程动绘”。

“这是个机会,也是挑战。”李兆铭在船舷边望着无垠的大海,眼中闪烁着拓荒者的光芒,“吕宋连接南洋诸岛,位置关键。若能在那里扎下根,我们的‘动绘’就能流向更远的地方。”

陈阳调试着那架珍贵的千里镜,对准海平线:“郑掌柜说得对,奇人异士或许就在远方等着我们。而且,吕宋的星空,想必与泉州、朝鲜都不同。”张婷默默点头,她小心地整理着新采购的、更耐潮湿的颜料和纸张,心中那份对归途星图的渴望,随着航程的南移而愈发炽热。

航程漫长而艰苦,经历了赤道附近灼人的烈日与变幻莫测的热带风暴,凭借着老姜等朝鲜渔民的经验、日益精熟的航海“动绘”指引,以及那架千里镜在观测远处积雨云和辨识模糊海岸线时立下的奇功,“樱花丸”终于驶入了碧波荡漾的马尼拉湾。

眼前的景象与泉州截然不同。椰林婆娑,蕉叶如盖,皮肤黝黑的土著居民划着细长的独木舟在碧绿的海面上穿梭。西班牙人的城堡(Intramuros)已初具规模,石砌的城墙在阳光下泛着灰白的光,高耸的十字架和教堂尖顶宣告着殖民者的存在。码头上,葡萄牙、西班牙、中国、阿拉伯以及南洋各岛的船只混杂停泊,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香料、热带水果、晒干的鱼货以及未曾闻过的草木气息。

暹罗商人的热情接待和丰厚预付让他们站稳了第一步。绘制货栈规程动绘的过程,成了深入了解当地环境、物产和人群的契机。张婷敏锐地发现,复杂的仓储流程(涉及不同语言、不同习惯的搬运工)用静态图画或文字说明效率极低,而一套清晰、循环演示关键动作(如“香料桶堆叠三层封口”、“贵重木料离地防潮”、“火警时取沙路线”)的“动绘”,几乎成了现场管理的“无声教官”,大受欢迎。

“此地大有可为!”李兆铭看着订单纷至沓来(有本地华商定制“与土著交易手势动绘”,有西班牙商人想要“港口货物通关流程动绘”),一个更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成型。在一次核心成员会议上,他摊开手绘的简陋海湾地图,指向一处被茂密红树林环抱、水深适宜、且相对隐蔽的天然小湾:

“诸位,我们不能只做匆匆过客。郑掌柜在泉州的消息网,老姜他们的航海经验,朴大叔的手艺,金先生的文笔,还有张婷、陈阳、王玥、阿雪你们的画笔……这些都是我们立足的根基。我想在此处,”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那个小湾上,“建立一个属于我们‘动绘屋’的前哨!它将是我们在南洋收集信息、绘制更精准海图、制作特色‘动绘’的基地,也是我们休整、补给,甚至……寻找星象线索的据点!”

这个提议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经过周密勘察,那个被李兆铭看中的小湾确实得天独厚:背靠小山有淡水溪流,红树林形成天然屏障,湾内水面平静,退潮时滩涂平缓利于小型船只停靠。更妙的是,站在小山高处,视野极为开阔,非常适合观测天象。

**建立“樱花丸港”:**

说干就干。李兆铭展现出了非凡的组织能力:

1. **选址与命名:** 小湾被正式命名为“樱花丸港”,以此纪念他们赖以远航的关船,也寄托着如樱花般虽处异域亦能坚韧绽放的愿望。

2. **人员调配:** 从现有船员、朝鲜伙伴以及招募的部分可靠华工、熟悉本地情况的土著中,精挑细选了**三十五人**作为首批建设者。核心成员中:

* **朴大叔** 担任总营造,负责规划和指挥所有土木工程。他因地制宜,利用丰富的硬木和竹子,设计出高脚、通风、防潮的屋舍和坚固的栈桥、瞭望台。那些带滑轨、防潮的木匣子在这里派上了大用场,成了存放重要工具和图纸的标准装备。

* **老姜** 负责港口水域的清理、泊位的规划以及小型渔船的建造,保障食物来源和短途交通。他的经验和沉稳是安全的重要保障。

* **金先生** 负责文书、账目以及与外界(主要是马尼拉的华商和部分西班牙管事)的初步沟通。他开始努力学习简单的西班牙语和当地土语词汇,并用汉字标注发音,制作了第一批“基础沟通动绘卡”。

* **王玥和阿雪** 带领几名朝鲜妇人和当地妇女,负责后勤、炊事、缝补以及利用本地植物进行初步的染色实验,为“动绘”寻找新的颜料来源。她们用染出的鲜艳布匹装饰新居,带来勃勃生气。

* **陈阳** 则利用千里镜,承担起测绘港口地形、观测水文(潮汐规律)、以及最重要的——**绘制详细星图**的任务。每个晴朗的夜晚,他都在新建的瞭望台上,对着南十字星座等陌生的星群,一笔一划地记录。张婷常常在一旁协助,将他的观测草图整理、誊抄,并试图理解其中的规律。

* **小治** 成了朴大叔最得力的助手,手艺越发精进,还负责维护和修理各种工具。

3. **“动绘”指导建设:** 张婷成了最忙的人之一。她将朴大叔的建造方案分解成“打地基”、“立木桩”、“编织竹墙”、“铺设棕榈叶屋顶”等关键步骤,绘制成一套“港口建设动绘指南”。这套指南被复制多份,贴在工地上,让不同语言、不同背景的工人都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注意什么,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沟通错误和事故。这成了“樱花丸港”建设中最亮眼的特色,连路过的西班牙人都啧啧称奇。

4. **融入与守望:** 他们用铁器、布匹和精心绘制的“友好示意动绘”与周边土著部落谨慎接触,换取新鲜蔬果和必要的帮助。港口选址的隐蔽性也避免了过早引起西班牙殖民当局的过度关注。

短短数月,“樱花丸港”从一片荒芜的红树林海岸,变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充满活力的微型社区。几座高脚屋错落有致,栈桥伸向碧波,瞭望台上的风旗猎猎作响。朴大叔甚至用多余的木料,在港口空地上竖起了一个小小的、刻着“樱花丸”船形的木牌,象征着他们的根基。

**驶向琉球:**

“樱花丸港”初步稳定后,一个来自琉球王国(今日本冲绳)的订单,促使他们再次扬帆。订货的正是当初在泉州定制“琉球官话简单问候动绘”的那位船主。他此次的要求更加复杂:一套详细的“首里城港(琉球王国首府那霸的主要港口)入港、泊位申请、货物检验及与王府官员交涉流程动绘”,用于培训他手下跑琉球航线的新水手。报酬极其优厚,且承诺引荐他们认识琉球王府中负责海贸的官员。

“琉球连接大明、日本和南洋,地位特殊。他们的天文历法据说也深受中土影响,或许……”陈阳的话没说完,但大家都明白其中的含义。寻找懂星象的高人,始终是他们心底的期盼。

告别了留守“樱花丸港”的朴大叔、老姜和部分人员(李兆铭留下了足够的人手和物资),满载着吕宋特产的硬木、染料和几套新制的“南洋物产辨识动绘”作为样品,“樱花丸”调整风帆,乘着初夏的季风,向东北方向的琉球群岛驶去。

这段航程相对平静。他们利用在吕宋积累的经验和新绘制的更精确的星图辅助导航。当翠绿如翡翠的琉球群岛终于出现在千里镜的视野中时,所有人都被那澄澈得不可思议的蓝色海水和点缀其间的白色珊瑚礁所震撼。岛屿郁郁葱葱,与吕宋的热带风情又有所不同,带着几分东方的清雅。

船缓缓驶入首里城港。港口规模不如泉州或马尼拉宏大,但秩序井然。停泊的船只以明朝的福船、日本的朱印船和琉球本地的“贡船”为主。码头上,穿着独特琉球服饰(色彩鲜艳的*琉装*)的官员和工人在忙碌。空气中飘散着海盐、泡盛(琉球烧酒)和一种淡淡的花香(可能是月桃或栀子花)。

他们很快见到了那位船主。他热情地迎接,并如约引荐了一位身着青色官袍、气质儒雅的琉球官员——尚弘,王府中掌管海舶事务的“笔者”(文书官)。尚弘对“动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看到那套为船主定制的入港流程动绘,其清晰直观远胜冗长的文书说明。

“此物大善!”尚弘用流利的官话赞道,“化繁为简,一目了然。我琉球虽小国,亦重海路畅通,与万国交往。贵邦此技,于沟通管理,大有裨益。”他特别留意到金先生标注的汉字和动绘中展现的细节,认为这非常符合琉球王国作为中华文化圈一员,同时又与日本、南洋广泛交流的特性。

在尚弘的安排下,他们得以在港口附近一处清静的馆驿住下,并获准在官员陪同下有限度地观察港口运作,以便绘制那套复杂的流程动绘。工作之余,张婷和陈阳最关心的,便是此地是否有精通天文星象之人。

“观星?”尚弘听到他们的询问,捋须沉吟,“我琉球历法,承袭大明《大统历》,王府中确有专司天文历算之职,谓之‘天文师’。现任天文师,乃伊是名岛出身的高人,名唤**屋嘉比朝贤**。其人精研古今天文,尤擅观测推演,性情……颇为孤高。”

屋嘉比朝贤?这个名字让张婷和陈阳的心猛地一跳。他们跋涉万里,穿越风暴,建立前哨,不就是为了寻找这样能解读星辰语言的人吗?

“尚大人,不知我们是否有幸,能拜见这位屋嘉比大师?”张婷按捺住激动,恭敬地问道。希望的火苗,在琉球清澈的海风与星空下,似乎燃得更亮了。寻找归途星图的旅程,即将迎来一个关键节点。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新全年级穿越大航海时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五个蛋的日常 连载中
五个蛋的日常
187***171_3660516343
就是蛋仔里面的各种模式
0.2万字4个月前
海贼王之哥哥们放过我吧 连载中
海贼王之哥哥们放过我吧
我爱罗夫人
ASL的宝贝妹妹被一众美男盯上了!路飞:抢肉可以,妹妹不行!艾斯:抢我妹妹?是想被烧吗?萨博:不想死离我妹妹远点!索隆:路飞咱一个船上的,近......
15.3万字3个月前
梗王—众神归位 连载中
梗王—众神归位
135***122_340790638
当各路梗王众神归位时,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12.0万字3个月前
诡宅档案 连载中
诡宅档案
淇淇睡醒啦ᵃ
当凶宅成为祭坛,血脉化作牢笼你究竟是撕破诅咒的利刃...还是献给镜狱的最新祭品?
5.2万字4周前
傩狩 连载中
傩狩
柞水死徒
李宵背着炭篓下山时,雪已埋过脚踝。他闻到血腥味的瞬间,家中已只剩妹妹的断臂。为救化为凶鬼的妹妹,他拜入千年傩师门下。傩师以节气为剑,立二十四......
3.7万字2周前
镇物 连载中
镇物
芸錦
我叫林晚秋,在这个地图上找不到标记的村子活了十八年。村里刻在祠堂石碑上的规矩比阎王爷的生死簿还灵:亥时三刻前必须熄灭所有灯火,绝不能让光线透......
4.3万字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