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坤宁宫的整条宫道竟都铺着三寸厚的红毡,毡上用金粉画着缠枝莲纹,每走三步便嵌着一枚鎏金合欢花。暮风掠过檐角新挂的赤金铃铛,带着椒房特有的辛香。
宫墙外也被重新粉刷,朱红的颜色鲜艳夺目;房梁上悬挂着五彩的绸缎,随风轻轻飘动。
“这也太铺张浪费了,阿禛可知晓?”余莺儿扶着琥珀的手,侧头看向一旁的冯嬷嬷,九凤衔珠的金步摇在鬓边簌簌作响。
要知道先帝元后入主中宫时,也不曾如她今日这般铺张浪费,更何况胤禛这个人素日里最讲究的就是实用和简约,何曾有过这般铺张的行为。
“回禀皇后娘娘,这是皇上特意吩咐的,皇上还吩咐要将民间和宫中的婚嫁之礼补全且要交相辉映。”冯嬷嬷捧着鎏金錾花手炉趋近,新制的绛紫色宫装在暮色中泛着淡淡的光。
“皇上说,当年‘平妻’之礼入潜邸已然是委屈了娘娘,如今自然要十全十美的好,礼数、规矩都是其次,娘娘欢心是为首位的。”
余莺儿听罢,怔怔的看着坤宁宫久久不语,心中一时间有欢喜有酸涩有感动,复杂不已。
一柱香后,余莺儿才恍然回过神来,手上微微用力,随即在琥珀的搀扶下,迈开脚踏上了绵软的红毡。
“皇上此刻在养心殿商论一些国事,嘱咐奴才先带着娘娘看看这布置可还合心意。”冯嬷嬷示意一旁的二等宫女连翘挑起织金龙凤纹的门帘,霎时间满室烛光倾泻而出,映得殿内流光溢彩。
正殿当中悬着十二盏赤金嵌珊瑚的八角宫灯,灯下垂着茜红流苏,每根丝绦末端都系着翡翠雕琢的石榴。
正殿内的赤金地屏上,一对鎏金錾花仙鹤衔着茜素红绉纱,纱上暗纹竟是《女史箴图》中的举案齐眉典故。
余莺儿扶着嵌螺钿紫檀围栏,看着镜廊两侧新换的三十六面水银镜,每面镜框都雕着姿态各异的交颈鸳鸯,镜面边缘用珐琅烧蓝技法绘出缠枝葫芦纹——这是内务府照着盛京老满洲婚俗特制的“子孙镜廊”。
殿外忽然传来礼乐声,十二名蓝翎太监抬着缠红绸的樟木箱鱼贯而入。
领头的内务府总管黄规全跪呈礼单:“皇后娘娘吉祥,这是皇上特命奴才们送来江宁织造新贡的妆奁。”
掀开最上层箱笼,孔雀金线绣制的百子被在烛火下泛起粼粼波光,被角缀着的银铃铛刻着细如发丝的满汉双文“天作之合”。
东次间的紫檀雕花月洞门罩上了红绡纱,纱上以金银线绣着百子嬉春图,嬉闹的孩童手中或执莲花或捧寿桃,在烛火中竟似活过来一般。
"这些窗纱......"余莺儿抚过东稍间的万字不断头棂花,指尖触到窗纸上新糊的洒金笺,忽见暗纹中隐约显出双喜字样。转眸望去,连博古架上的青花梅瓶都系着红绸,插着并蒂而开的木芙蓉。
冯嬷嬷抿唇轻笑,从多宝格中取出一对鎏金錾花合卺杯:“皇上昨儿个亲自送来的,说是江宁织造用孔雀金线绣的鸳鸯锦还没到,先拿这个给娘娘解闷。”
杯身錾刻着鹊桥相会的典故,杯耳却别出心裁地做成连理枝形状,在烛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
余莺儿正要细看,忽听得廊下传来熟悉的脚步声。禁鞭的声响由远及近,明黄缂丝龙纹袍角拂过朱漆门槛,带着龙涎香的香气。
“我特意让造办处仿着民间婚俗制的撒帐。”胤禛解下黑狐皮端罩递给苏培盛,襟前赤金盘龙纽子映着烛火一跳,“娮娮,你看这红枣、桂圆,可都是我吩咐高无庸今早咱们举行典礼时,亲自盯着他们撒的。”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方才不曾留意的紫檀拔步床上果然铺满干果。赤金丝帐幔四角垂着白玉压帐狮子,帐顶悬着鎏金雕花银熏球,正袅袅吐着原本是帝王专用的龙涎香。
最引人注目的是枕上搁着的一对青玉鸳鸯,看那手艺和上面的刻印,竟是胤禛的手艺。
“阿禛,你如今才刚登基,何必......”话未说完,胤禛已执起余莺儿的手走向东稍间。鎏金珐琅熏笼暖意融融,映得他眉目格外温柔。
作者君:求花花,求点赞,求收藏,求关注,求打赏吖~
甄嬛传:天道求我帮他消怨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