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意是按着入潜邸的顺序来的。
齐月宾因着胤禛与余莺儿大婚前朝着长乐居使绊子被胤禛下令终生禁足于翠竹院,如今自然也还在潜邸的翠竹院中禁足着。
李静言因着育有弘时,有子嗣傍身,被封为了李妃,居景仁宫主位。是的,没有封号,原本余莺儿是按照剧里一样拟了“齐”字做封号的,但是胤禛知道后主动和她商量抹去了,而且也说了这个字不会拟给旁人。
余莺儿原本还没明白,后来胤禛一点拨才想明白了。虽然满语中“齐”有俏丽、艳丽之意,但是《大清律》里也有“妻者,齐也。”之说,胤禛不愿旁的人有一丝一毫的漏洞可以钻。
胤禛还解释了为何这次他与她商量着不赐封号,因为在她之下,不会有活着的皇贵妃、贵妃,现在给了封号,以后若是有后宫大封,便封无可封了。
余莺儿也不在意,总归不是她的女人。虽然同为女人何苦互相为难,但是这是皇宫,不能一概而论,自己不出手整治或者克扣份例,就已经算是足够良善了。
吕盈风因着育有淑和,被封为了吕妃,居储秀宫主位。
耿素怡因着育有弘昼,被封为了耿妃,居咸福宫主位。同时趁着为康熙哭丧之际,余莺儿还说了日后耿氏不必带着弘昼避于圆明园中了,耿氏这两年也算看清了余莺儿的地位和行事风格,为着不必再担忧弘昼“不小心”出意外,心中甚为感激。
弘历的生母被追封为了嫔位,余莺儿也下令让弘历回宫中居住并接受教养。
而余莺儿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直接钉死弘历的出生,避免日后有万一的机会给人做筏子。
至于胤禛心中早就不在意了,他如今心心念念的是守孝过后他与余莺儿的孩子,要知道他如今已经记录下来的灵感迸发的名字已经写满好几张纸了,男女都有。
年世兰被封为了年妃,居钟粹宫主位。不是因为她的家世,而是因为当年被害的那个孩子,怎么说也曾孕育过子嗣;尤其是因着齐月宾父亲对康熙的恩情没有处置,本就有所亏欠,;再加上潜邸时也是府中的侧福晋,总不能被以前的格格压在头上。三者相加,这才让她以无子之身成了妃位。
要知道如今年羹尧可不算是胤禛的心腹重臣,这些年胤禛也私下培养了一些人才,当初明确倾心于余莺儿的时候,胤禛就把一切都算好了,潜邸老人的家族可以用,但不能重用甚至倚仗。
至于军中,虽然余莺儿的三弟珩瑾还在历练,但是胤禛心中早就为这位小舅子规划好了。
曹琴默因着当初大婚前在长乐居内下了一梦浮生,被胤禛以其人之道还至其身,早就不在了。
费云烟被封为费贵人,居钟粹宫东侧殿,与年世兰作伴。
冯若昭因着抚养了温宜,被封为冯妃,居长春宫主位。同时余莺儿也下令,将温宜的玉牒正式改到冯若昭名下,日后工笔史书,她就是温宜的亲生额娘,让冯若昭惊喜感动不已,在往后的日子里待余莺儿更加恭敬了。
至于刘侍妾、张侍妾、赵侍妾分别被封为了常在,毕竟费云烟作为格格是给的贵人之位。分别被安排在了李静言、吕盈风和耿素言的宫里。
原本余莺儿还担心自己一下拟了五个妃位,不合规矩,结果胤禛几句话瞬间就让余莺儿不再拘泥于这些所谓的规矩和惯例了。
“娮娮,紫禁城是我们的家,我们是紫禁城的主子,是这天下的主子。你只需要做你想做的,不管发生什么,我给你兜着呢。”
“再说了,自古以来这规矩就是主子定的,旁人只有遵从照做,断没有质疑的份儿。更何况这规矩都是老祖宗们定下的,老祖宗们是谁,是皇帝,如今我也是皇帝,你是我的妻子,是皇后,有什么不合规矩的?要我说,都合规矩!”
作者说:求花花,求点赞,求收藏,求关注,求打赏吖~
甄嬛传:天道求我帮他消怨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