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天,还是一如既往的灰蒙蒙,厚重的云层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紫禁城的琉璃瓦在黯淡的天光下,透着几分冷峻,却不知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大封后宫之后的第二日,原本不过是再寻常不过的一日早朝,却因为两个人导致这日朝会格外的漫长。
大殿内,香烟袅袅,群臣山呼万岁,声音在空旷的殿宇内回荡,随着胤禛面容冷峻的端坐在龙椅上之后,众大臣如往常一般开始了朝会。
见无人再禀告,胤禛看了苏培盛一眼,苏培盛随即会意的对着下首高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胤禛正要起身离开,只见一人迈步至殿中央跪下,“启禀皇上,臣有事启奏。”
胤禛眯了眯眼睛,心中暗自思索着隆科多究竟要说什么,不过很快,胤禛就知道了到底是什么事儿,可是脸色却是沉下去了三分。
“哦?隆科多大人所为何事啊?特意等到现在才禀报,说吧。”胤禛不咸不淡的刺了一句。
隆科多一副没有听出来的模样,恭敬的拱手回答道: “回皇上的话,确实是事关江山社稷的大事儿,如今梁公公也已然等候在外了,这事儿还需要臣与梁公公一同禀报。”
胤禛听完,心中一个咯噔,突然想到康熙薨逝前曾经单独留过隆科多和梁九功在寝殿内,心中涌起不好的预感。可是谁都知道梁九功是康熙生前的心腹太监,此时求见,必然是康熙有什么东西或者旨意留下,他不得不见。
心中暗恼这个隆科多倒是会挑,专门挑在朝会结束前,既不耽搁朝廷要事的商讨,也不必担心私下觐见被他糊弄过去,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有些事儿只要不放到面上就无伤大雅,可是只要放到面上了就不得不为之了。
胤禛心中不断猜测着康熙到底留了什么东西,面上却一副惊讶又不解的模样,“哦?梁谙达不是荣养去了吗?苏培盛,你个没眼色的,好不快去请梁谙达进来!”说完又仿佛漫不经心一般撇了苏培盛一眼。
苏培盛会意,连忙轻打了自己一下,堆着笑讨饶,“皇上说的是,奴才这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奴才这就去请梁公公。”随即快步朝殿外走去。
“哟,梁公公,您可是久等了?”说完也转头骂了周围守着的太监们一顿,“没眼色的东西们,梁公公来了也不知道差人来通禀一声儿,你们脖子上的那玩意儿都是摆设不成!”
然后又转头对着梁九功道:“梁公公,是我不好,这调教人比起您来,那可是差远了。这起子奴才怠慢了您,您别往心里去,待会儿我定会好好收拾收拾他们。”
梁九功好歹也是浸淫宫中大半辈子的人,还能不知道苏培盛的小心思,面上淡淡道:“无碍,是我没让他们去通禀的,我这儿事儿虽急,却也急不过大人们每日早朝要商量的国家大事儿。”
苏培盛眨眨眼,赔上笑脸,竖了个大拇指,“哎呀,要不说还得是梁公公呢,您这觉悟就是比我高,我还有得跟您学的呢。”
见梁九功面色如常,心里暗骂一句老狐狸,面上随即一副懊恼的模样,一拍脑袋,“瞧我这记性,皇上念着您呢,听闻您在外面,赶忙就让我出来接您了,我这许久没见梁公公,倒是差点误了皇上的大事儿了。咱里面请吧。”
梁九功随即也打着官腔,“哈哈哈哈,不妨事不妨事,待会儿我这事儿了了之后啊,咱们有的是时间唠嗑呢!到时候你这家伙想跑也跑不了!”说完从袖口中掏出一个紫檀木长方形的匣子。
苏培盛眼神闪了闪,“哎哟,怎么还能劳烦您老人家亲自拿东西呢?”说着伸手想要接过梁九功手中的匣子。
谁知,梁九功手一晃,避开了苏培盛伸过去的手,“不妨事儿,这东西啊,还得我亲自拿着才行。时候也不早了,咱进去吧。”说完便率先迈步朝殿内走去。
苏培盛褪了笑脸,随即又挂上,亦步亦趋的跟着一同进去。进殿后,走到胤禛身边微不可察的摇了摇头。
胤禛见状蹙了蹙眉,又缓缓松开,带着笑意的看向下方跪着请安的梁九功,“梁谙达不必多礼,快起来吧。不知今日特地和隆科多一趟过来,是为了什么要事儿啊?”
梁九功听出了咬着重音的“特地”二字,再一想到说着不必多礼,实则是等自己行完大礼才叫起,再一想到今日之前胤禛对自己的礼遇,心中不由得苦笑一声儿。
他知道胤禛这是对自己这样贸然和隆科多搅和到一起,甚至还在朝会后求见不满了,毕竟谁都知道自己如果要做什么必定是得了康熙的授意。可是没办法啊,主子的临终吩咐,自己不得不做。
作者君:求花花,求点赞,求收藏,求关注,求打赏吖~
甄嬛传:天道求我帮他消怨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