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已然来到了雍正元年十一月十三日。
寒风裹挟着细雪掠过紫禁城的琉璃瓦,将飞檐上的脊兽染成霜白。一想到这几日朝堂上的那批守旧派愈发激进和不知分寸了,胤禛握着奏折的手便逐渐收紧,朱批墨迹在宣纸上洇开。
这一年来,朝堂风云变幻,他推行新政的决心从未动摇。每一项举措都像巨石投入深潭,激起千层浪。
老臣们连连上奏,甚至以辞官相逼;年轻官员们虽支持改革,却也在守旧派的压力下畏缩不前。
他一次次力排众议,罢黜顽固守旧之臣,破格提拔有识之士,朝堂上的面孔换了一批又一批。
可是碍于朝堂稳定,许多人还得慢慢收拾。不过胤禛在余莺儿的劝慰下,一直在告诫自己不要着急,是以这一年来虽然朝堂上吵嚷不休,但是总的来说还算能大方向上能过得去。
翌日,北风裹挟着碎雪扑打在琉璃瓦上,养心殿内的鎏金兽首香炉吞吐着袅袅青烟。
胤禛将御笔重重搁在案上,墨迹在奏疏上洇开半朵乌云。窗外廊下传来宫人们清扫积雪的簌簌声,却掩不住殿内此起彼伏的争执。
“皇上!”礼部尚书抖着花白胡须,蟒袍上的团鹤纹随着颤抖扭曲变形,“先帝遗诏明言,新帝登基一载便行选秀,今已到一年之期,天下臣民皆翘首以盼呐!还望皇上早下圣旨!”
“呵,”胤禛冷笑一声,指尖摩挲着龙椅的扶手,“尔等口中的‘天下臣民’,莫不是指满洲八旗那些想送女儿入宫的老世族?”他话音未落,“咚”的一声作响,满洲老牌贵族的几位官员已齐刷刷跪倒在地。
“臣斗胆,请皇上以江山社稷为重!”礼部尚书声音发颤,“自新政推行以来,已有十五位三品以上官员致仕,人心惶惶。这选秀本就是遵循祖制,且先帝也曾留有遗诏,皇后本应是天下女子典范,如此善妒霸道,岂不是......”
话未说完,胤禛便猛地起身,手一挥便扫落了案头堆积的奏折,还顺带着怒极的朝礼部尚书扔了一块儿端石山水图砚台。
礼部尚书瞳孔骤缩,却一动也不敢动,只能定定的站在原地,任由砚台重重的砸在自己的额头上,墨迹混着血迹往下流淌。
“放肆!谁给你的胆子胆敢攻讦皇后?!朕看你是活腻了!皇后凤德昭昭,坤仪穆穆。执掌中宫,以温良恭俭立身,以仁厚贤明处世。恩威并济,既保宫闱安泰,又能体恤宫人;与朕夫妻同心同德,于新政推行多有建言,实乃贤后典范。如此德才兼备,当为天下女子仰止。”
殿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日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来。
胤禛此言一出,无论心中是何想法,皆跪地叩首请求他息怒。
胤禛的目光如刀般扫过跪在地上的臣子,看着光影将争吵的群臣割裂成明暗交错的剪影,眼神晦暗不明。
胤禛面色阴沉,明明声音极轻极淡,但是其中暗含的深意却让人瑟瑟发抖,“先帝遗诏朕自然会遵守,但何时选秀,朕自有主张!尔等结党营私,借先帝之名妄图左右圣意,又该当何罪呢?”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跪在地上的众大臣皆吓得不敢再硬着头皮作对。
胤禛扫视着下面瑟瑟发抖的臣子,“礼部尚书,结党妄议朝政,革职查办!其余有参与联名上奏者,罚俸半年!”
朝堂上一片死寂,再无人敢出声反对。胤禛趁机将几个心腹官员提拔上来,填补空缺。经此一事,朝堂上终于消停了许多。
作者君:求花花,求点赞,求关注,求收藏,求打赏吖~
甄嬛传:天道求我帮他消怨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