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菁瞧着陵容一如当年,也是放开了性子。
她是家中幼女一向冲着长大,虽说是个温温柔柔的但性子也算得上活泼。如今嫁了人,淳亲王又宠着她,小女儿情态更甚。
“怎得做了亲王福晋,菁儿倒是越发‘小气’了?你出嫁时,那可是十里红妆,况且淳亲王前些日子在养心殿那么一出,皇上可是赐了不少好东西给他,难道你家王爷没给你?”陵容瞧玉菁开玩笑,也是出言调笑。
都知道淳亲王对新进府的侧福晋宝贝的不行,整日里寻摸着稀罕东西讨人欢心,天天跑怡亲王府里溜达,毕竟谁不知道,咱皇上最宠的就是这位十三爷,什么好东西都是往怡亲王府送。
十三爷本不是在意身外之物的人,和淳亲王也算是亲近,倒是也不拘让他到库房里挑东西,可是耐不住这人天天来还总要拉着他闲聊。
十三爷本就为着前朝之事忙得团团转,好不容易寻点空闲想和自家福晋孩子亲近亲近,就听见淳亲王来了。拉着他东扯西扯一番再顺点东西回去,这么一番下来半天时间就没了,刚送走他就又得去给他四哥当牛做马,十三心里苦!
可偏偏那又是他七哥,他是说不得也赶不得,只能忍着。这一天天上完朝还得应付他七哥。
淳亲王倒是哄得自己心上人高兴了,可是倒苦了老十三没时间和自家亲亲福晋相处。
越想越气,终于在淳亲王第十二次拜访他十三弟的时候。老十三也不干了。拉着他七哥就往宫里走。淳亲王就这样一脸懵地被他直接带到了养心殿。
俩人来的时候,陵容正伴驾陪着皇上批奏折。因着宫妃不可随意见朝臣,就避到屏风后面。把怡亲王“控诉”淳亲王的过程听了个清清楚楚。胤禛听明白这两个弟弟闹矛盾的前因后果后,也是哭笑不得。但是看着老七一脸懵,老十三一脸委屈,胤禛忍着笑给二人“断案子”。
最后以淳亲王保证最近都不会去怡亲王府烦老十三并且给他十三弟道歉皇上又给怡亲王放了两天假,让他带福晋孩子去畅春园玩玩,这才平了咱怡亲王的委屈。
为显公正,又从自己库房里拿了不少东西给老七,让他带回去哄福晋。兄弟俩也算是“因祸得福”,一个得了东西一个得了假期,看着事情解决了便也是欢欢喜喜走了,出门时俩人还挎着小手全然一副哥俩好的样子,哪里还有方才在皇上面前“吵架”的样子。
好嘛,最后受伤的只有胤禛和他的库房,不仅没了东西,还因着放了老十三的假,自己个儿任务量大增,皇上心里苦啊!
好在有陵容一旁红袖添香,点心茶水送着,也算是能稍稍安慰他两分。
听见陵容出言调笑,玉菁面上一热,自家王爷这事怎得连娘娘都知道了,难不成是传开了!
“姐姐,你打趣我~”这么一说,最后一丝疏离也消失了,玉菁脱口而出进宫前的称呼,面上也是热的厉害,一抹红晕在如花的面庞上浮现,虽是羞涩可又不失甜蜜,不难看出她与淳亲王真真是琴瑟和鸣。
“好了好了,不打趣你了,给我带了什么,我瞧瞧可好?”陵容也不计较这称呼,本就是有意拉进关系,她高兴还来不及。
陶母本听着自家女儿的称呼有些担心,下意识去看陵容的表情,见她毫无不满,甚至笑意更深,才放下心来。
和嫔果然是有意同陶家交好,比预期要好。菁儿入了王府,虽说淳亲王无心朝堂可到底也是卷入了皇家,自家老爷曾是前朝太子太傅,虽说当今皇上不曾表现过不满,但是九子夺嫡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陶家不得不多做些打算。宫里有位宠妃同自家交好,自然是好事一件。
科普:胤祐,康熙帝第七子,雍正帝异母弟,成妃戴佳氏所生。康熙三十五年,奉命统率镶黄旗大营,以功于三十七年晋封贝勒。四十八年三月,晋封多罗淳郡王。五十七年十月,正蓝旗满洲都统延信出征西陲,奉命管理正蓝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务。因其受命以来,恪尽其职,诸务毕举,颓风靡习渐至改变,是以雍正元年四月,晋封和硕亲王,仍号淳。后来,以疾解旗务。八年,卒,谥“度”。胤佑自幼便患有腿疾,注定了不是皇位的人选,也就不曾参与过九子夺嫡之中,因此历史对他的记载并不多,但据记载他也算得上文武双全,书法不逊于有名的三爷,雍正曾评价其“敬谨小心,安分守己”,兄弟俩关系还不错。
梨子:本文中算是将康熙的七阿哥胤佑和十二阿哥胤裪糅杂在了一起,七阿哥年龄合适但并不长寿,十二阿哥长寿但根据本文设定年龄太小,所以为了迎合情节发展,就把二人糅杂成了一个人。陶玉菁的身份参考了历史上胤佑的侧福晋那拉氏。
安陵容如梦归之浮华尘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