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入秋,皇上哪里寻得这样多的照夜清?”陵容幼时,父亲尚未做官,一家三口居于偏远,小院不远处便有一条小河,流萤伴水而居。
入伏时节,用过晚膳后,母亲常带着她在院中纳凉。
那时院中总会飞来些发光的小虫,年幼的她初见时觉得稀奇,总是去捉,可那虫儿轻巧难捕,她好不容易才抓了一只,紧紧抓在手心跑去给屋子里忙着整理香料的父亲看。
可小儿手脚不知轻重,等她献宝似的张开手掌时,那小虫早已死去,自然不见那微光,惹得她不由大哭,惹得安父心疼不已,抱起女儿安慰。
问起缘由,不由一笑,一边帮她擦眼泪一边说“这发光的小虫名为照夜清,父亲陪阿容去捉些来放在帐子里好不好?”
“好!”听到这话小陵容不由破涕而笑,说着就要父亲抱着她到院子里捉。
于是乎,只见父女二人在院子里拿着两个安母刚缝的小布兜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抓那照夜清。一旁的安母看着俩人孩子气的样子笑着说慢点。
那时夫妻举案齐眉,父慈子笑,日子虽然清贫但也幸福。可后来,父亲做了官,在县城中买了新宅子,家中的日子看着是一天天好起来,可再也没人陪阿容抓那照夜清……
旁白:我认为安父在还是卖香料的小贩时,和安母也应该是有过一段举案齐眉的恩爱时光,陵容幼时应该也是幸福快乐的吧!
“京中寒凉自然是没了,但畅春园旁的温泉行宫却正暖和,这小虫还是有不少的。”在畅春园温泉行宫的人除了老十三还能有谁啊!咱皇上用起他弟弟来可是从不含糊,又没让你回来处理政务,就抓些流萤,也算是休假嘛!
十三爷:呵🙃
“这是朕陪你过的第一个生辰,寻常东西都过于俗气,想起你曾跟朕说过幼时抓流萤的场景,就让人寻了这满天流萤贺你生辰,朕不曾伴你年少但愿陪你终老。”
那日桃花树下陵容的话让胤禛想了许久,他不得不承认陵容在不知不觉间已然走进他的心房。
陵容在他身旁,他总是高兴的放松的,心中是安宁的。这种感觉是他在其他人身上未曾感受过的。哪怕是菀菀也不曾有过。
谈起菀菀,他想起她的日子似乎少了许多,他空闲时想起最多的是那个撒娇卖痴进退有度的小女儿 ,是那个在他面前时而像狐狸一般狡猾时而如兔子一般胆小的小丫头。
和嫔,容儿似乎成了他和其身边人最多说起的名字。
最初察觉到时,胤禛是迷茫的。他原以为他是个长情之人。除了菀菀他再也不会爱上旁人,可是这个陵容却一点点走到了他的心里,他第一反应是想要把她抹去,这样他还是那个只一心爱着宛宛的四郎,可是一想到陵容不在,他竟比之前更加惶恐。
是的他有些害怕,他竟然怕他再也见不到她,就像再也见不到菀菀一样,他怕他有一日也会慢慢不再想起陵容。他同这天下男子其实没什么两样,一样都是多情又薄情,自以为情深几许可又何尝不贪恋美色!
但想到这,胤禛反而释怀了。
是啊,这世间男子不都这样嘛,他是皇上,是天子,多爱几个女人有怎么了!
他爱陵容不代表他不爱菀菀啊!就像世兰,她若不是年家的女儿,他与她何尝不也是一对神仙眷侣!可是世兰终究是只能这样了,那他就不能再失去陵容!
菀菀是他再也寻不回的慰藉,世兰是他无法也不能弥补的牺牲,那他又为什么不珍惜眼前的陵容呢!
想明白的胤禛瞬间通透,他本就是爱欲其生恶欲其死的性格,既然知道陵容在自己心里的位置,自然是想尽一切办法哄她开心。
胤禛的话如耳边惊雷,让陵容一时不敢相信,皇上,是对她许下了承诺?!她以为她听错了,可是看向她的目光是那样灼灼,由不得她不信!
“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
科普:明代陈继儒曾在《珍珠船》中记载“照夜清,萤也。”古人对萤火虫的雅称还有很多,像夜光,丹良,景天,火金姑等等,古人真的很浪漫!
科普:“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 出自南北朝·萧纲的《咏萤诗》。其意为:倘若您愿意拾取我这发光的小虫,那我毫不吝惜自己的微躯。
安陵容如梦归之浮华尘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