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结束时,暮色已经漫过教学楼的窗棂。
林舒瑶收拾着讲台,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便看见萧景珩站在教室门口,手里拿着份文件夹,金丝眼镜在顶灯的光线下泛着浅淡的光。
“林老师。”他走过来,将文件夹递给她,“紫苏提取物的初步实验数据,你看看有没有参考价值。”
文件夹的纸张边缘带着淡淡的药草香,和她办公室常泡的紫苏茶味道如出一辙。林舒瑶翻开看,里面的字迹清隽有力,标注详尽,连她上次随口提的“挥发油稳定性”都做了补充备注。
“你看得很仔细。”她抬头时,恰好撞上他看过来的目光。
那眼神里没有了讲座时的疏离,倒有几分探究,像在辨认什么熟悉的东西。他顿了顿,忽然道:“不知道为什么,听你讲紫苏的药用时,总觉得……很熟悉。”
林舒瑶的心猛地一跳,指尖捏紧了文件夹:“可能是学术相通吧。”
他没再追问,只是看着窗外渐沉的暮色,轻声说:“一起吃晚饭?附近有家私房菜,做紫苏鱼很地道。”
这邀请来得自然,像两个熟悉的朋友,却让林舒瑶想起梦里无数次的场景——他总在她整理完医案后,变戏法似的端出她爱吃的松鼠鳜鱼,说“瑶瑶,尝尝今天的紫苏新腌的”。
“好。”她听见自己的声音轻轻响起,带着连自己都未察觉的柔软。
私房菜馆藏在老巷深处,木质的门扉上挂着盏暖黄的灯。老板显然认识萧景珩,笑着引他们到靠窗的位置:“萧医生今天怎么有空?还是老样子,紫苏鱼少辣?”
萧景珩点头时,目光扫过林舒瑶:“再加份紫苏叶炒鸡蛋,多放蒜。”
林舒瑶愣住了。她确实爱吃这道菜,尤其喜欢蒜香混着紫苏的清冽,可她从未告诉过他。
仿佛察觉到她的诧异,他解释道:“上次看你教材扉页上写着‘蒜香紫苏叶’的便签。”
她下意识地摸向教材——那是她随手记的,怕备课忘了加进课件里,没想到被他看见了。
鱼端上来时,香气瞬间漫了满桌。萧景珩拿起公筷,夹了块鱼腹上的肉,细心挑去刺,放进她碗里:“这家的紫苏是自己种的,比超市买的鲜。”
动作自然得像做过千百遍,连挑刺的手法,都像极了梦里那个在王府饭桌上,怕她被鱼刺卡到的萧景恒。
林舒瑶握着筷子的手微微发紧,低头抿了口茶水。温热的紫苏茶滑过喉咙,带着熟悉的暖意,她忽然轻声问:“萧医生……相信前世吗?”
萧景珩挑刺的动作顿了顿,抬眼看向她,镜片后的眼神深邃:“以前不信,但遇到你之后,开始有点动摇。”
他没说遇到她之后发生了什么,可林舒瑶看见他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那是他在讲座上提到“古方与现代医学共鸣”时,才会有的细微动作。
“我总做一个很清晰的梦。”她望着窗外巷子里飘落的银杏叶,声音轻得像叹息,“梦里有片很大的药圃,种满了紫苏,有个和你长得很像的人,总在那里等我。”
萧景珩的呼吸微微一滞,放下筷子,身体微微前倾:“药圃是不是在王府后院?他是不是总穿玄色的衣服?”
林舒瑶猛地抬头,眼里满是震惊。
他笑了,那笑意从眼底漫到嘴角,褪去了平日的清冷,温柔得像江南的春水:“我也做过这个梦。梦里的你总穿着素色的衣裙,在药圃里教我认药材,说‘紫苏梗要晒干了才好用’。”
原来不是她一个人的执念。
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熟悉感,那些脱口而出的紫苏料理,那些不约而同的习惯,都不是巧合。是刻在灵魂里的记忆,穿过时空的壁垒,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悄悄指引着他们靠近。
“后来,”萧景珩的声音低沉而认真,“梦里的你不见了,我找了很久,从王府找到江南,从医馆找到码头,直到在这间教室里,看到你站在讲台上讲紫苏,才突然觉得……找到了。”
林舒瑶的眼泪掉了下来,落在碗里,溅起细小的涟漪。
原来那句“只愿君心似我心”,从来不是单方面的期许。
他记得她,就像她记得他一样。
巷子里的灯次第亮起,暖黄的光透过窗户,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萧景珩的拇指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像在确认这份失而复得的温度。
“林舒瑶,”他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道,“不管是梦里的萧景恒,还是现在的萧景珩,心一直都和你一样。”
窗外的银杏叶还在飘落,像在为这场跨越时空的重逢伴奏。林舒瑶看着眼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人,忽然明白,所谓“不负相思意”,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誓言。
是他在现代的药圃里,为她种下满院紫苏;是他在无数个相似的细节里,默默呼应着她的习惯;是他在听到“前世”二字时,坦然承认那份深藏的悸动。
就像此刻,他握着她的手,眼神坚定,仿佛在说——
不管隔了多少个时空,换了多少种身份,只要君心似我心,这场相思,便永远不会被辜负。
私房菜馆的老板端来饭后甜点,是撒了紫苏籽的桂花糕。林舒瑶尝了一口,清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和梦里江南小镇的味道一模一样。
她抬眼看向萧景珩,恰好撞上他温柔的目光。
这一次,没有王爷与王妃的枷锁,没有时空的阻隔,只有两颗在烟火人间里,重新认出彼此的心。
只愿君心似我心。
原来,他们都做到了。
重生下堂妻:王爷请和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