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涿郡周围黄巾被平定,俘虏如何处理成了一个难题,近日,刘焉为此苦思……
刘备(林秋):使君,唤备前来,所为何事?
刘焉:噢,玄德来了,快坐。哎,这黄巾战俘如何处置一事实为难题,不知玄德可有良计教我?
刘备(林秋):使君,此事有何难?黄巾战俘分为三份 ,一为青壮,二 为妇女,三为孩童。
刘焉:此欲何为?
刘备(林秋):第一份使之屯无主荒田,即可使军粮宽裕,也可救济百姓。第二份可兴为纺布司,使之为机上之工女。第三份可兴为教育,使之学习儒学。
刘焉:哎,玄德处世不深,不知其难,汝以为我没想到吗?无主荒田多为大族所把持;纺布司不难,但布匹原料从何而来;教育之事,用时甚久,非一朝一夕能成。
刘备(林秋):使君不必忧虑,若使君信备,予备一月定能解三难。
刘备先大肆散布自己击败黄巾军的事迹,并编为歌谣传唱“黄巾攻涿郡,剌史难解贼。幸得刘玄德,勇义似魏陵。八百破万众,豪气震幽燕,如今遇忧难,何人可解囊。”半月内此歌谣在涿郡传唱甚久,几乎无人不闻。
随后,刘玄德命人传令,将涿郡境内各门大族与豪强一一召集至刺史府的议事亭中。这些人或身着锦袍,或带着随从,彼此寒暄间却难掩眼底的深沉心思,齐聚于这庄严肃穆之地,等待着一场未知的商议。空气里隐隐有风云汇聚之势,谁也不曾料想,今日此地,将会揭开怎样的序幕。
刘备(林秋):诸位仁兄,哎……
豪强:玄德何故做此长叹?
刘备(林秋):有一人原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早丧,事母至孝,家贫,初贩屦织席为业,现欲报国,却遇一难事。
世家:不知为何人?
刘备(林秋):正是不才在下。
豪强:呀,玄德何不早言?如今所为何事。
刘备(林秋):我欲将黄巾战俘分为三份 ,一为青壮,二 为妇女,三为孩童。第一份使之屯无主荒田,但荒地难寻;第二份可兴为纺布司,使之为机上之工女,但原料难觅;第三份可兴为教育,使之学习儒学,但良师难拜。此三难,备常为之忧叹。
世家与豪强这几日皆听闻了刘备的赫赫战绩,心中既钦佩他的仁义之名,又忌惮他的勇武之势。于是,当他们得知刘备遇困之时,无不争先恐后地施以援手,唯恐落于人后。这份复杂的心态,既是出于对仁德之君的敬重,也是对那无双气概的深深忌惮。
世家:有何难哉,此三者,吾族皆有,愿解囊以助刘使君。
豪强:我们也一样。
刘备(林秋):诸位愿相助,令备感激不尽,备举杯一饮以道谢。
豪强:同饮,同饮,哈哈哈。
宴饮结束后,刘备连忙去找刘焉汇报。
刘焉:多亏了玄德解此三难。
刘备(林秋):使君过奖了。
刘焉:哎呀,玄德贤侄太过谦虚,半月前你的战功下来了。升刘备为涿郡郡守。
刘备(林秋):怎能如此?备一布衣,如何能担此重任?
刘焉:多亏了你的老师卢植帮你运作,你才能以二十有五之岁任郡守。
刘备心中暗自庆幸,自己知晓后世历史的走向。战事结束后,黄门左丰果然前来探访,向卢植索要贿赂。然而卢植为人刚正,断然拒绝了此等无理要求。左丰怀恨在心,回到朝廷后便添油加醋地诬告:“卢植高垒不战,怠慢军心。”这一番谗言惹得朝廷震怒,随即派遣中郎将董卓领兵前来替换卢植,并以槛车将其押解回洛阳。而刘备早已料到此事,提前向卢植示警,提醒他早作准备,也因此让卢植欠下了一份人情。这份未雨绸缪,或将为日后的风雨埋下伏笔。
继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