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回龙观的槐树抽出新叶。
孙宇明蹲在社区店门口给山药套网套,塑料绳在指间绕出利落的结。七岁的孙宇航趴在玻璃柜台上,用指甲划拉电子秤的边缘:“爸,咱为啥不卖火龙果?美廉美都摆冰柜里。”
“卖你大爷,”孙宇明拍开孩子的手,“火龙果从海南运来,烂一根老子赔半箱山药。”
刘福贵叼着烟卷晃进来,鞋底蹭过门口的防滑垫:“老孙,西三旗的老王说绿源优选在搞‘有机蔬菜’认证,一颗白菜卖二十。”
李思晨正在核对淘宝订单,头也不抬:“有机认证要两万,他们卖二十,老子卖两块,看谁撑得久。”
老周推着空三轮车进来,车把上挂着“周记香油·荣获社区金奖”的红绸:“思晨,京客隆的新系统要上传检测报告,你把去年的归档找出来。”
“找个屁,”孙宇明把山药摔进纸箱,“张胖子的绿源优选连检测报告都是假的,老子每批菜都留着根须。”
5月10日,H7N9禽流感闹得人心惶惶,回龙观的鸡鸭摊位全被关停,孙宇明的蔬菜销量涨了三成。他蹲在店门口啃馒头,看李思晨给顾客推荐增强免疫力的萝卜和生姜。
“孙老板,”王大妈戴着口罩过来,“给我来五斤萝卜,熬汤防禽流感。”
“得嘞!”孙宇明麻溜地称重,“大妈,您这是把萝卜当板蓝根了?”
刘福贵凑过来,压低声音:“老子听说,绿源优选给管理处塞了钱,把咱的进货渠道给断了。”
“断个球,”孙宇明抹了把嘴,“河北香河的菜农直接给咱供货,比新发地还便宜一毛。”
6月,孙宇航上小学了,每天放学都要在社区店写作业,作业本上沾满菜叶汁。李思晨在墙角支了张课桌,贴满蔬菜拼音表:“宇航,‘菠菜’的‘菠’怎么写?”
“草字头,波!”孩子举着铅笔,笔尖还沾着绿色菜汁。
老周瞅了眼作业本:“小宇航这字,比老孙的账本还乱。”
“乱个屁,”孙宇明笑骂,“老子账本上的数字比银行还清楚。”
7月,北京暴雨预警,刘福贵的货车在六环外抛锚,孙宇明顶着大雨去接货,浑身淋得透湿。李思晨看着他狼狈的样子,突然说:“宇明,咱买辆二手冷藏车吧,别总麻烦刘哥。”
“买个屁,”孙宇明拧着衣角的水,“货车队的运费还没结,拿啥买?”
刘福贵推门进来,头上顶着塑料袋:“说谁呢?老子的货车就是你们家的,随便用!”
8月,绿源优选在回龙观开了第二家旗舰店,搞“扫码领菜”活动,把孙宇明的社区店门口堵得水泄不通。刘福贵冲过去理论,被保安推得踉跄:“***!敢抢咱的地盘?”
孙宇明拉住他:“别冲动,咱搞‘街坊邻居日’,凭房产证买菜打九折。”
李思晨在微信群里发通知:“龙观生鲜回馈老客户,凭龙腾苑房产证,土豆一块五毛八一斤!”
消息刚发出去,群里炸开了锅:“还是孙老板实在!”“绿源的菜打了药,不敢买!”
9月,孙宇航在学校闯了祸,把自然课的盆栽萝卜拔出来,说是要“帮爸爸卖菜”。孙宇明拎着孩子的耳朵骂:“你当这是咱摊位呢?想拔就拔?”
刘福贵却乐了:“小子有前途,老子小时候在菜窖里偷萝卜,被你爷爷追着打。”
老周推了推眼镜:“宇航这是继承家业,好事。”
10月,社区店的租金涨到八千,李思晨对着账本直皱眉:“宇明,咱利润就剩五个点了,要不搬到西三旗?”
“搬个屁,”孙宇明盯着玻璃上的“龙观生鲜”贴纸,“回龙观的老客户都在这儿,搬走等于断根。”
刘福贵突然一拍大腿:“咱搞会员制!充一千送一百,还能免费送货,看绿源怎么跟咱斗。”
“充你大爷,”孙宇明白他一眼,“上次充卡的钱还没回本呢。”
11月,双十一电商大战,孙宇明的淘宝店搞“一元秒杀芹菜”活动,订单量暴增。李思晨雇了三个临时工分拣,孙宇航负责给快递单贴贴纸:“姐姐!这个是王大妈的,她要两根芹菜!”
“小宇航真厉害,”临时工姐姐笑,“将来当老板哦。”
孩子摇头:“不!当消防员,救姐姐的芹菜!”
老周看着忙乱的店面,叹气:“比城北市场还热闹,就是赚的钱全给了快递。”
12月,回龙观迎来初雪,孙宇明在社区店门口堆了个蔬菜雪人,胡萝卜当鼻子,芹菜当眉毛。路过的小学生们围过来笑,家长们纷纷拍照发朋友圈:“龙观生鲜的雪人,比绿源的广告好看多了。”
“好看能当饭吃?”刘福贵踢了踢雪人,“老子的货车在雪地里打滑,差点撞了绿源的冷链车。”
孙宇明看着雪人渐渐融化,突然想起城北市场的老槐树,想起移栽过来的小树苗已经长到两米高。他摸着树苗的枝干,对李思晨说:“等它长成大树,咱的店也该换更大的地儿了。”
“树长大要十年,”李思晨擦着玻璃上的雾气,“咱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强就行。”
回龙观记忆之城北市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