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制造合理独处。抓住急诊夜班、社区义诊契机,让银针与艾灸成为对话媒介。必要时可烫伤指尖换取敷药时机,将换药时长精确控制在13分28秒——足够讨论完当归四逆汤的改良方案。
末行字迹被水渍晕成墨色蝴蝶:和何苏叶经历某事,促使何苏叶认清对自己的感情,攻略任务完成,成功回到现实世界。
落款处洇着半枚指纹,周砚书三个字力透纸背,是现实时空的惯性书写。
秋时雨洇湿了中药房的雕花窗棂,周砚书隔着氤氲的药雾望向诊室。
何苏叶正在宣纸上誊写医嘱,无框眼镜滑至鼻梁,笔尖游走时带起半阙《杏林拾遗》的墨香。他腕间松烟灰的袖扣将将触到实习生值班表,又在最后一寸堪堪停住——原著第三十二章写过,这位主治医师最忌越界。
“酸枣仁当炒至微鼓起。”周砚书将安神茶包搁在公共茶歇区,青黛色棉绳系成规整的方胜结。
何苏叶的白瓷杯沿永远残留着薄荷脑的清凉,她特意在茶包里添了三分佩兰,是现实世界里某位故人偏爱的配伍。晨光漫过《神农本草经》的书脊时,她瞥见他执杯的手顿了顿,杯底映出个极浅的笑涡。
沈惜凡来草药园那日,急诊科正飘着艾灸的苦香。周砚书握着实习生该用的0.30mm银针,腕骨却不受控地微颤——那是现实世界多年临床养成的弹针法。
何苏叶的影子斜斜映在针灸铜人涌泉穴上,声音像浸过甘草汁:“方医生可知烧山火讲究三进一退?”他始终站在教学示范的安全距离,连纠正针法都隔着半卷《黄帝内经》。
梅雨季的暴雨困住最后班车时,周砚书正临摹《金匮要略》里的小柴胡汤方。
何苏叶经过值班室,松烟灰的衣摆带起一阵佩兰香,他放下的姜茶在桌面氲出个规整的圆。茶盏下压着张药方笺,柴胡与黄芩的用量精确到分,空白处却画着朵将开未开的连翘——正是原著四十五章他开给沈惜凡的“中药情书”雏形。
“当归当取三年生伞形科植株。”周砚书捣药时似是无心低语,沉香木杵撞在铜臼上铮然作响。
何苏叶整理医案的手悬在《临证指南》第二百页,那里夹着片钟花科连翘标本。他钢笔尖在实习生考核表上洇开墨点,“方”字起笔处忽然改换力道。
一星期后,沈惜凡来医院看病,临了时看了看处方,寥寥几味药,她也看不懂什么君臣佐使,但是她认识“藿香”两个字啊,曾经藿香正气水那口味震惊到她怀疑人生,她皱着眉头问:“医生这药难吃吗?”
何苏叶看着她,轻轻笑了一声,极有耐心的解释与她听。
沈惜凡手腕上的草莓钥匙扣撞在诊疗台上,清脆的声响像雨点打在老宅的琉璃瓦上——这是周砚书第一次发现,原来女孩子可以这样鲜活生动,连抱怨药苦都能说出七个不同版本。
紫外线灯管嗡嗡作响,沈惜凡珊瑚色指甲在病历本上敲出轻快的节奏。周砚书想起桑钰某次喝醉后的吐槽:"我们阿砚啊,活像周家祠堂供着的古画,连烧婚书都要先焚香沐浴——那天我举着手机录像,结果你连火折子都按祖制用檀木的。"
穿越成何苏叶的朱砂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