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顺着屋脊的瓦片滑落,李逸尘站在工地边缘,手中还握着那块裂开的木片。他低头看着掌心残留的细碎粉末,仿佛还能嗅到那股从地底深处散发出的气息。
“你还在想那批木材的事?”赵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嗯。”李逸尘将木片放回口袋,“它们的来源有问题。”
赵阳皱眉:“你是说……王鸿儒?”
“不一定是他。”李逸尘语气平静,“但有人知道我们正在复原塔影阁,而且——”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远处尚未完全搭建完成的主体结构,“他们不想让我们成功。”
赵阳沉默片刻,最终叹了口气:“不管怎样,现在至少审批通过了,接下来就看我们怎么把这座楼建起来。”
李逸尘点头,没有再说话。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会议是在两天后的上午召开的。地点选在工地旁的临时会议室,一张长桌,十几张椅子,墙上挂着塔影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进度表。
赵阳比预定时间早到了十分钟,正与几位老匠人低声交谈。看到李逸尘进来,几人纷纷起身。
“大家坐吧。”李逸尘走到主位坐下,目光扫过众人,“今天召集大家,是为了解决一个核心问题——我们到底要建成什么样的塔影阁。”
话音刚落,一位年轻的建筑师便开口道:“我认为我们应该加入现代元素。比如玻璃幕墙、LED照明,还有智能化管理系统。这样不仅能吸引年轻人,也能提升项目的商业价值。”
此言一出,坐在对面的一位老匠人立刻皱起眉头:“你说什么?玻璃幕墙?那还是塔影阁吗?那是商场!”
“可时代变了。”年轻建筑师不甘示弱,“如果一味追求复古,只会让项目变成博物馆里的展品,没人愿意来。”
“你们这是本末倒置!”另一位年长的工匠拍案而起,“塔影阁之所以能流传百年,靠的就是它的工艺和结构。如果我们连这点都守不住,还谈什么文化传承?”
争论迅速升温,双方各执一词,情绪激动,甚至有几分剑拔弩张之势。
李逸尘没有打断他们,只是静静地看着,直到声音逐渐平息。
他缓缓开口:“我理解你们的想法。传统派希望守住历史的原貌,现代派则希望赋予它新的生命力。这两种想法本身都没有错。”
他站起身,走到墙边,指着设计图上的某处:“但我们必须明确一件事——我们的目标不是盖一座楼,而是重建一段历史。塔影阁承载的不仅是建筑技艺,更是文化的记忆。”
他转身面对众人:“所以我提出一个方向——古今融合。”
“什么意思?”那位年轻建筑师皱眉。
“以传统结构为基础,在不影响整体风貌的前提下,适度引入现代功能。”李逸尘解释道,“比如照明系统可以隐藏式安装,材料选择上也可以考虑符合古法的新工艺,而不是直接照搬现代建筑的方式。”
“这……可行吗?”有人低声问。
“我们可以试试。”李逸尘点头,“前提是大家都愿意退一步,找到那个平衡点。”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赵阳率先开口:“如果你能保证不让现代元素喧宾夺主,我可以接受。”
“我也同意。”那位老匠人沉吟片刻后表态,“只要不破坏塔影阁的魂。”
“那我们各自回去研究具体方案。”李逸尘看向众人,“下周一之前,交到我这里。我们再一起讨论。”
会议结束后,气氛明显缓和了许多。赵阳走在李逸尘身边,轻声道:“你真的打算这么干?”
“这不是妥协,也不是让步。”李逸尘脚步未停,“这是为了让塔影阁真正活过来。”
夜色渐深,工地上只剩下零星的灯光。李逸尘独自回到仓库,再次查看那批木材。苏婉仪已经等在那里,手里拿着最新的数据报告。
“能量波动还在增强。”她轻声说,“而且它们似乎对石碑有某种记忆反应。”
李逸尘蹲下身,将手掌贴在一块木料表面,闭上眼睛。
震颤比之前更加明显,甚至隐隐形成某种图案——像是一种古老的纹路,却又不完全相同。
突然,天空中响起一声闷雷。
紧接着,豆大的雨点砸落在屋顶上,发出密集的敲击声。
“这场雨来得有点急。”苏婉仪抬头望向窗外。
“是啊。”李逸尘站起身,神色凝重,“希望不会影响施工。”
然而,几分钟后,赵阳打来了电话。
“不好了!”他的声音透着急促,“部分已建结构被暴雨冲刷,屋顶有些塌陷,墙体也出现了裂缝!”
李逸尘心头一紧,立刻抓起外套往外冲。
外面的雨已经变成了倾盆大雨,视线模糊,风夹杂着水汽扑面而来。
他冲进工地,只见原本整齐的屋脊已经被雨水冲刷得露出内层结构,几根支撑柱也被泡软了地基,微微倾斜。
“快,组织人员加固!”他大声指挥。
工人和工程师们立刻行动起来,但在这样的天气下,修复工作异常艰难。
李逸尘站在风雨中,望着眼前一片狼藉的工地,心中升起一丝不安。
这场雨,来得太巧了。
更让他在意的是,那些木材的能量波动,似乎在这场暴雨中变得更加剧烈。
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被唤醒。
都市重生:以诗词歌赋重塑华夏古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