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还未完全退去,泥泞的工地被紧急架起的探照灯照亮。李逸尘站在塌陷的屋脊下,手中紧握着对讲机,目光扫过周围忙碌的身影。
“赵阳,建材运输情况怎么样?”他对着对讲机喊道。
“第一批加固木材已经到门口了,但天气太差,车陷在泥里出不来。”赵阳的声音从嘈杂的背景中传来,“我正在协调吊车。”
“尽快解决。”李逸尘说完,转身看向身旁的苏婉仪,“你那边的数据呢?”
苏婉仪将平板递给他:“墙体裂缝主要集中在东侧和南侧,初步判断是地基泡水后松动造成的。不过……”她顿了顿,压低声音,“木材的能量波动比昨晚更强了,像是一种共振反应。”
李逸尘皱眉:“会不会影响结构安全?”
“目前还不确定,但建议我们加快修复进度,在它彻底‘激活’之前完成施工。”她说完,便低头继续检测另一根支撑柱。
李逸尘深吸一口气,抬头望向那片破损的屋顶。雨还在下,风卷着湿冷扑面而来。他知道,不能再等了。
他拿起对讲机,按下通话键:“所有人听好,接下来我们要分三组作业。第一组负责清理积水、加固地基;第二组处理墙体裂缝,使用预拌混凝土填补;第三组由我亲自带队,抢修屋顶结构。大家轮流上,必须在四天内完成修复!”
话音落下,工地上响起一阵低语。有人露出疲惫之色,但也有人咬牙点头。
“李哥,这不可能吧?”一名年轻工人上前,“这种天气,光是爬上屋顶就够呛。”
“我知道很难。”李逸尘走到他面前,语气坚定,“但塔影阁不能倒。我们不是为了工期,而是为了这座楼能真正建成。你们愿意跟我一起拼一把吗?”
众人沉默片刻,随后一个年长的工匠率先开口:“我干了一辈子古建筑,塔影阁不能毁在我手里。”
紧接着,几个工人纷纷点头,气氛逐渐燃起。
“好!”李逸尘一挥手,“开工!”
夜色渐深,工地上灯火通明。工人们分成两班轮换,机器轰鸣声与敲击木料的声响交织在一起。李逸尘亲自爬到屋顶,检查每一块瓦片的铺设角度,确保不偏离原设计。
赵阳带着人从外面调来了一批防潮材料,及时替换掉部分受潮严重的木料。苏婉仪则在实验室和工地之间来回奔波,不断调整检测设备,试图找出木材异常能量波动的原因。
第三天清晨,一段新补的墙体突然发生轻微坍塌,几块砖块砸落在脚手架上,惊得下方的工人急忙闪避。
“所有人撤出危险区域!”李逸尘立刻大喊,并冲向事发点。
他蹲下身,仔细观察塌陷部位,发现砖缝之间的水泥几乎被雨水冲刷干净,明显是材料配比出了问题。
“把这批水泥送检!”他命令道,“暂时停止所有墙体修补工作,等待新的配方。”
赵阳跑过来,喘着气问:“要不要暂停施工?”
“不行。”李逸尘摇头,“我们可以先集中修复屋顶,等水泥结果出来再继续。时间不多了。”
第四天傍晚,最后一块屋脊瓦片被精准嵌入,整个屋顶终于恢复完整。工人们欢呼起来,彼此拍肩庆祝。
“完成了。”赵阳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和汗水,“真的完成了。”
李逸尘却没有放松,他走向苏婉仪,低声问:“木材的情况呢?”
“能量波动稳定下来了。”她合上笔记本电脑,“但我不确定是不是暂时的。”
李逸尘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刘长老在第五天早上亲自来到工地视察。他穿着一件深灰色长衫,拄着拐杖,缓步走过修复后的塔影阁,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不错。”他轻声道,“风雨过后,塔影阁依旧挺立,这是你们的功劳。”
“谢谢刘老。”李逸尘拱手致意。
“我打算为它举办一场落成仪式。”刘长老看着塔影阁的飞檐翘角,“邀请文化界、媒体,还有相关部门的人来参观。你要做好准备。”
“我会的。”李逸尘应道。
然而,等刘长老离开后,他的笑容也慢慢淡去。
“怎么了?”赵阳察觉到他的异样。
“宣传是个问题。”李逸尘望着远处尚未搭起的临时接待区,“我们现在最大的挑战,不是建楼,而是让人们真正走进它。”
赵阳沉吟片刻:“要不我们搞个直播?现场展示修复过程,让大家看到背后的故事。”
“不够。”李逸尘摇头,“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关注,而是共鸣。”
他转头看向苏婉仪:“你那边有没有什么学术机构愿意合作?比如做一次古建筑讲座或者展览?”
苏婉仪点头:“我可以联系学校,让他们组织学生参观,同时安排一些讲解员。”
“好。”李逸尘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那就从这里开始。”
可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开时,忽然听到身后一声闷响——
那是木材断裂的声音。
都市重生:以诗词歌赋重塑华夏古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