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断裂的声音在空旷的工地上格外刺耳。
李逸尘猛地回头,只见一根横梁边缘出现裂痕,木屑簌簌落下。他几步冲上前,伸手轻触那处裂口,指尖传来一阵奇异的震颤,像是某种低频共振正从内部缓缓扩散。
“苏婉仪!”他沉声喊道。
“我在。”她立刻跑过来,手中的检测仪器已经亮起红光,“能量波动又开始上升了……但这次不太一样。”
“怎么?”
“它好像……在回应什么。”她皱眉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像是被激活了。”
赵阳也凑了过来:“你是说这根梁有问题?要不要换掉?”
李逸尘没有立刻回答。他盯着那根横梁,脑海中浮现出之前修复时的种种异常——木材在夜雨中发出微弱的共鸣、墙体裂缝在修补后反而更加稳定、甚至有些砖块似乎能与周围结构产生轻微的能量同步……
“先不动它。”他低声说,“观察一段时间,记录变化。”
赵阳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点头:“行,我让人二十四小时监控。”
接下来的几天里,团队一边紧锣密鼓地筹备宣传推广活动,一边继续对塔影阁进行最后的修整和布置。刘长老提出的落成仪式即将举行,而李逸尘想借这个机会,让公众真正走进这座古建筑,了解它的故事与价值。
“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场普通的剪彩仪式。”他在策划会上说道,“而是要让塔影阁‘活’起来。”
“活?”赵阳挑眉。
“没错。”李逸尘目光坚定,“我们要用现代的方式,唤醒一段沉睡的历史。”
会议室内气氛渐渐热烈起来。赵阳提出可以利用直播技术,将整个修复过程、建筑细节、历史背景实时呈现给线上观众;苏婉仪则建议加入专家讲解和互动问答,提升活动的文化深度;还有人提议设置汉服体验区、古风市集等环节,吸引年轻群体参与。
“我们不只是展示一座楼。”李逸尘总结道,“我们要讲述一个关于文化传承的故事。”
然而,计划刚一公布,就遭到了周边商户的强烈反对。
“你们搞这么大的动静,游客都被吸走了,我们还怎么做生意?”一位茶馆老板当场拍桌。
“是啊,以前节假日我们还能沾点客流,现在你们一搞活动,门口全是人,我们店门都进不去!”
“这不是抢生意吗?”
面对围堵在办公室门口的商户代表,李逸尘并没有急于反驳。他请众人坐下,亲自泡了一壶茶,耐心听他们诉说顾虑。
“我理解大家的担忧。”他说,“但我想请大家想想,如果塔影阁真的火了,会只有我们受益吗?”
“什么意思?”有人皱眉。
“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一旦形成,带来的不仅是人流,更是品牌效应。”李逸尘翻开地图,“我们可以联合推出‘古风文化节’,把整个片区打造成传统体验街区,让游客愿意留下来消费。”
“你这话有水分吧?”一名服装店主质疑。
“我们可以先试点。”李逸尘微笑,“比如你们几家愿意配合的店铺,我们可以优先推荐给来参加活动的游客,同时提供统一的古风装饰方案。”
沉默片刻,终于有一位老书店老板开口:“我可以试试。”
这场谈判持续了整整一天,最终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尽管仍有部分商户持观望态度,但至少风波暂时平息。
宣传活动正式进入倒计时。
赵阳负责对接直播平台,安排多机位拍摄和实时互动系统;苏婉仪联系了几位高校教授录制讲解视频,并设计了弹幕答题环节;李逸尘则亲自监督现场布置,确保灯光、音响、导览路线等每一个细节都能呈现出最佳效果。
活动当天,天公作美,晴空万里。
夜幕降临,塔影阁被柔和的灯光勾勒出飞檐翘角的轮廓,宛如一幅静谧的水墨画卷。游客们身着汉服,在古琴悠扬的旋律中缓步穿行,直播间人数不断攀升。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主殿屋顶的斗拱结构。”镜头前,一位讲解员指着屋檐下繁复的木质构件,“这些斗拱不仅起到承重作用,更蕴含着古人对力学与美学的极致追求……”
“哇,这是榫卯吗?”弹幕上飘过一条提问。
“正是!”讲解员笑着回应,“大家可以看这里——不需要一根钉子,却能稳固百年。”
与此同时,文创市集热闹非凡,手工艺人现场演示雕刻、制扇、拓印等传统技艺;汉服租赁摊位前排起了长队,年轻人争相拍照打卡。
赵阳站在控制台前,看着数据不断刷新,忍不住笑出声:“流量破百万了!”
苏婉仪也在人群中穿梭,不时停下来为游客解答问题。忽然,她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来自实验室的消息。
她打开一看,脸色微变。
“李逸尘。”她快步找到他,“木材样本的能量波动频率,跟之前石碑上的符号完全吻合。”
李逸尘怔住,随即看向远处那座灯火通明的古建筑。
“它们……真的在回应什么。”
话音未落,一声巨响从塔影阁内部传来——
是钟声。
都市重生:以诗词歌赋重塑华夏古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