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沈晓梅裹着散发消毒水气味的棉袄,穿过厂区。呼出的气息在冷冽的空气中凝成白雾,远处红砖墙上刷着“安全生产”的标语,工人们抱着饭盒步履匆匆。沈振国站在老式吉普车旁,军绿色棉大衣上落了一层薄雪。他见她走近,便递过一只热腾腾的铝制饭盒:“牛肉酱菜窝头,苏联专家说吃这东西抗冻。”车厢里整齐摆放着三套臃肿的白色防寒服,面料泛着金属般的冷光。沈振国轻敲袖口的密封拉链,语气笃定地介绍:“这是研究所的新成果,零下五十度能撑八小时。西伯利亚的同志试穿后说……”然而话未说完,他的目光忽然扫向沈晓梅的手——昨夜生长的银戒此刻已完全贴合她的指节,宛若一枚雕刻着冰裂纹的指环。“叫我沈工就行。”他略显仓促地岔开话题,指尖无意间划过她掌心,“跟紧我,冻伤了别怪我没提醒。”低温实验室的铁门吱呀作响,沈晓梅踏入弥漫白霜的空间。墙上的苏制温度计显示红色液柱卡在-42℃。她套上防寒服时,触摸到内衬夹层里的硬物,那是一张冰冷的显影纸,贴着胸口,带来刺骨寒意。抽出来一看,蓝晒图纸上的俄文公式在低温中愈发清晰,“Север-07”的编号旁多出几行潦草的中文:“1983.1.15,第三次人体实验。”“呼吸器调到二档。”沈振国的声音透过厚重布料传来,低沉而闷响。沈晓梅扣紧面罩,冷气渗入鼻腔的一瞬间,防寒服内衬突然发出细微嗡鸣。她僵立在原地,眼睁睁看着显影纸在面罩上映出淡蓝色的光影:一名身着星际迷彩服的男人隔着时空对她微笑,而激光刀刻出的“与子偕老”字样化为冰晶簌簌坠落。“沈工?”沈振国猛然上前,呼出的白气模糊了他的镜片。他一把扯开她的防护服拉链,露出半截怀表,表盘上的金属玫瑰图案闪烁微弱光泽。“这东西哪来的?”他的声音因震惊而颤抖,而表背刻着的“北极观测站-7”字样正渗出细密冰霜。就在此时,实验室顶灯骤然爆裂,黑暗中响起一句俄语咒骂。沈晓梅感到后颈的星图纹身灼痛难忍,显影纸飘至半空,蓝光映照出数十个沈振国的身影:穿军装的、穿白大褂的、满身血污的……他们同时伸手抓向虚空,仿佛试图撕裂一道看不见的屏障。“快关掉制冷机!”沈振国拽着她冲向控制台,金属手套擦过按钮时迸出火花。温度计的液柱猛地回升,但那些虚影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愈发清晰。最年轻的沈振国忽然对她眨了眨眼,从军装口袋里掏出一颗水果糖:“接着!”糖块穿越时空,砸落在她脚边,糖纸在低温中脆响裂开,露出半张泛黄的粮票。角落的老式收音机忽然滋滋响起,《卡秋莎》的旋律伴随着电流杂音悠悠飘荡。沈晓梅拾起粮票,发现背面用碘酒画着北极星图案,与铁盒上的浮雕如出一辙。沈振国则死死按住失控的仪表盘,白大褂肩头凝结着冰碴。他咬牙道:“他们在逼你做选择……但观测者不该动情!”话音未落,所有虚影齐齐指向天花板。水泥穹顶裂开蛛网般的冰纹,苏制排气扇轰然坠地。沈晓梅抬头时瞳孔骤缩——裂痕深处浮动着三十七枚银戒,每一枚都镶嵌着不同年份的显影盘碎片。最古老的戒指上刻着“1968.12.25”,与铁盒上标注的日期完全吻合。“下次轮回见。”穿星际迷彩服的沈振国吹了一声口哨,冰晶聚集形成俄文“любовь”(爱)。沈晓梅伸出手想要触碰,却见防寒服内衬突然弹出一根细长金属管。沈振国劈手夺过,管身标签赫然写着“显影剂C-7”,形状正与铁盒中的铜钥匙如出一辙。实验室陷入死寂。沈晓梅低头注视掌心齿痕,发现它竟与沈振国胸牌下那枚子弹头的轮廓完全吻合。窗外大雪纷飞,广播站准点报时声刺破寂静:“北京时间十二点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该吃午饭了。”沈振国长舒一口气,将糖塞进她手心。铝饭盒里的窝头热气袅袅,他白大褂下隐约传出机械心脏的跳动声,与《东方红》乐曲诡异地同频共振。
涅槃八零:铜钥启八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