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植物大部分以铵态氮/硝态氮形式吸收土壤中的氮素,其中硝态氮(NOx-N)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被植物根系转化为硝酸盐。而硝酸盐作为一种无机氮素,起到了营养物与信号分子的作用——植物体内的一些硝酸盐转运蛋白具有感受硝态氮浓度的功能, 以此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乃至基因表达。硝酸盐也影响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合成。CN-1827或许正是有这些需求。
每2小时加入一次溶解有乙酸镁、乙酸钙和乙酸钠的无水二甲基亚砜溶液,一次2L。液体加入时应从恒温箱底部的液体入口通入。
二甲基亚砜(C2H6OS/DMSO)是一种溶解性能良好的化工溶剂,为无色液体,一种重要的极性溶剂(溶剂分子内电荷分布不均匀),被广泛用作溶剂和反应试剂这里使用这种物质也应是用作一个载体,用来溶解各种乙酸盐(醋酸盐)。
这里的乙酸盐包括乙酸镁(C4H6O4Mg) 、乙酸钙(C4H6CaO4)、乙酸钠(C2H3O2Na)。为植物添加乙酸盐可能是用来调节植物生长(增加根系吸收能力)以及增加抗性。
这通过调节激素平衡来实现——脱落酸(C15H20O4/ABA),一种生长抑制素,会在干旱/寒冷/高温/盐渍/水涝等不不适于生长的环境下迅速在植物体内增加,以降低异常环境对叶绿体结构的破坏。而乙酸盐可以促进脱落酸的合成,因此便增强了植物的抗旱性和抗寒性。
同样使用模型植物拟南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一项实验是:对植物进行干燥处理并观察其内部代谢变化。结果发现,植物在干燥时乙酸的合成量异常增加。
应维持每日6:00~18:00期间规则的光照。光源为氙灯,底面光照强度应保持为100mW/cm²。
维持从早6点到晚6点的光明应该是为了模拟白昼。此处的mW/cm²(毫瓦每平方厘米)是辐照度单位,其为描述受辐射能照射的表面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接收了多少辐射能的物理量。
对于CN-1827的要求应尽可能予以满足。依照基金会与该CN-1827个体订立的协议,当CN-1827个体未面临健康问题时,一切新产生的CN-1827个体都应在成型时即被从恒温箱中移除并使用煮沸的30%氢氧化钠溶液予以销毁。
“要求应尽可能予以满足”——这是一条重要信息,因为它说明项目是具有智能的。基金会需要满足其“要求”来使其配合收容,而一旦它们出现“健康问题”就要被处决。加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使其失去活性。
若当前的CN-1827个体陷入不可逆的健康问题或接近自然寿命极限(约2.6年),最佳方案为在CN-1827个体本身发出警报时利用仍然具有活性的孢子样繁殖体培植另一CN-1827个体,并保证两者在同一空间内同时存活至少4小时。若CN-1827个体在此之前死亡,必要信息的传递工作应当由HMCL管理员利用无线电波源完成。
CN-1827个体的寿命约为2.6年。基金会为保证CN-1827的正常延续,便利用其孢子在母体将死的时候人工繁殖一个子代个体,中间不能有间隔(4小时共存时间)。
这里出现的HMCL监督员在基金会中并没有准确定义;一般认为是危害材料(Hazard Material)收容(Contaiment)与后勤(Logistic);最早出现在173的文档中(算是部门始祖了)。
到这里,我们就看完了CN-1827的完整收容流程。可以说是很标准的生物异常收容措施,对异常生物的卫生条件描述的很详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种异常生物到底为何物——
至高神性至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