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试音阶段,陈泽的机械铅笔突然发出极轻微的震动。笔芯内置的声波分析器正在飞速运转,将广播的频段与顾佳提前录入的标准音轨比对,当检测到0.3Hz的频率偏移时,笔尖自动弹出微型扩音器,将失真的音频修正成清晰人声。他瞥了眼邻座同学皱起的眉头,悄悄用改装过的橡皮在桌面画出降噪示意图,通过机械铅笔的红外传输功能发送给对方。
阅读理解环节,顾佳的指尖在答题卡上停顿了一瞬。当目光扫过"AI伦理困境"的案例分析题,高中时期对抗黑市AI的记忆突然翻涌。她快速在草稿纸上画出攻防流程图,将实战经验转化为答题思路。机械徽章在胸前微微发热,仿佛五人小组正在虚拟空间并肩作战,那些破解代码的焦灼与成功时的雀跃,化作笔下流畅的英文论证。
叶云心的机械蜂鸟安静地停在铅笔盒里,翅膀上的微型摄像头却在悄悄工作。当遇到"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关的完形填空,蜂鸟立即调取她在亚马逊采集的真实数据,将专业术语与例句投射在试卷边缘的隐形区域。她一边答题,一边想起某次在雨林遇险时,正是这些机械伙伴用定位信号为她引来救援,此刻它们依然是最可靠的战友。
北冥川面对天文类阅读文章时,望远镜目镜般的眼镜镜片自动启动增强模式。镜片内侧的纳米投影将生僻的天文词汇转化为星图动画,帮助他快速理解"暗物质探测"等复杂概念。当作文要求描述"未来科技生活",他的笔尖不自觉地画出五人小组的科技装备,那些在实验室通宵改良装置的夜晚,那些跨越时差的学术讨论,都成了笔下最动人的素材。
林小满在翻译题前露出狡黠的微笑。她操控着藏在袖口的机械甲虫,甲壳缝隙投射出伦敦博物馆里孩子们编写的趣味翻译口诀。当遇到"科技公益"相关的长句,甲虫触角轻点桌面,将复杂句式拆解成简易的机械齿轮结构示意图。她想起某次教盲童触摸机械展品时,孩子们惊喜的笑声,此刻这份温暖也融入了工整的译文。
交卷铃声响起的瞬间,陈泽的机械铅笔自动弹出印有五人头像的纪念贴纸;顾佳的平板将答题过程生成可视化思维导图;叶云心的蜂鸟群在空中排出"Victory"的字样;北冥川的望远镜对准天空,镜片反射出五颗明亮的星星;林小满的机械甲虫则播放起博物馆孩子们录制的加油语音。这场看似普通的英语考试,因为五人跨越千里的默契协作,变成了充满科技浪漫的青春勋章。
高中那年那些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