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上】
南昌城,赣江畔。
璟岚登上滕王阁。秋日的阳光斜照在朱漆廊柱上,将"落霞与孤鹜齐飞"的鎏金匾额映得熠熠生辉。
他指尖抚过王勃题诗的青石壁,忽然想起谢临川在宁波码头说的话——
"等天下太平了……"
当时江风太大,他没听清后半句。
如今站在高处,望着浩浩赣江,忽然明白了那未尽之言。
——等天下太平了,你我能否不再是"王爷"与"谢大人",只是璟岚与谢临川?
阁中风铃轻响,似一声叹息。
滕王阁前游人如织,璟岚却径直登上最高层的观景台。
这里视野开阔,长江如练,汉水如带,风光尽收眼底。他望着题诗的匾额,忽然从袖中取出那支柳笛
——本该在谢临川手中的那支。
原来那夜在普陀山,他早察觉谢临川顺走了笛子,便又削了一支新的,一直带在身边。
笛声呜咽,吹的竟是谢临川在船上吟过的那首诗。
普陀山的红线从未系错。
只是这红尘万丈,终究要有人先出击,才能如愿。
——
葛仙山云雾缭绕,青峰叠翠,溪水潺潺穿村而过,白墙黛瓦的屋舍错落其间,宛如一幅水墨画卷。
璟岚在此住了三日,每日晨起听泉,暮时观霞,偶尔与村中老道对弈品茶,竟真有了几分超脱尘世的意思。
影六蹲在竹屋顶上啃着野果,忧心忡忡:“王爷该不会真要出家吧?这怎么办……”
影九磨着匕首冷笑:“你懂什么?王爷这是在‘养剑意’。”
仙山灵气可忘却红尘。
第四日清晨,璟岚在葛仙祠前遇见个算命先生。
那先生须发皆白,面前摆着个八卦盘,见璟岚经过,忽然笑道:“公子眉间有煞气,心中藏红尘——可是为情所困?”
璟岚驻足:“先生算得不准。”
“哦?”
“本王困的从不是情,”他拂袖而去,“是局。”
老道在他身后高声道:“破局容易,破心中执念难!公子可知葛仙翁当年为何在此飞升?”
当夜山雨骤至,璟岚独坐窗前,望着被雨打湿的诗帖。
墨迹晕染开“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忽然想起楠歌总说:“王爷皱眉的样子,比金陵冬雪还冷。”
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柳笛,窗外惊雷炸响——
电光中,他看见案头茶汤里映出自己的倒影:竟与白日那老道有七分相似!
“原来如此……”璟岚蓦地轻笑,“不是我要问道,是道来点我。”
第五日天未亮,影九发现璟岚已收拾好行装。
“王爷,咱们回金陵?”
“去武昌登黄鹤楼。”璟岚系紧腕带,露出久违的锐利神色。
影六欢呼着去牵马,却听璟岚又道:“路过龙虎山时,替我去求张和合符。”
影九脚下一滑:……??
下山时晨雾未散,璟岚回首望了眼云深不知处的葛仙祠。
或许有朝天下太平,他与楠歌真能来此庐居。
——
武昌码头,千帆竞渡,人声鼎沸。
璟岚的船缓缓靠岸,影三早已在岸边等候,低声道:“王爷,客栈已安排妥当,就在黄鹤楼附近的望江阁,视野极佳,可俯瞰长江。”
璟岚微微颔首,目光扫过熙攘的人群——自南昌启程后,这一路游山玩水,看似闲散,实则暗中已让影卫排查了所有可能的威胁。
影七递上一份密函:“王爷,杨大人那边的消息。”
武昌城热闹非凡,街边小摊飘来阵阵香气。
热干面的芝麻酱浓香、三鲜豆皮的酥脆焦香、鸭脖子的辛辣卤味……混杂在江风里,勾人食欲。
影六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璟岚瞥他一眼:“先去客栈。”
影九说道:“已让影四去买了,稍后送到房里。”
影六感动:“九哥你真好!”
影九冷酷:“怕你饿晕了拖后腿。”
望江阁三楼天子号房,推开雕花木窗,窗外,长江惊涛拍岸,浩瀚长江尽收眼底。
金陵月残烬楠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