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千年
超小超大

无题

夜幕低垂,临淄城外的城墙被无数火把点缀得如同白昼。守军神情肃穆,脚步声在寂静的夜晚中清晰可闻。一队弓箭手站在箭垛后方,目光如鹰般警惕地巡视着黑暗的远方。他们手中的长弓反射出微弱的光芒,仿佛一道无声的警告。

周天子身披华丽的龙袍,在几名随从的陪伴下沿着城墙缓缓行走。他的面容沉稳,眼神中透出一丝忧虑与决然。“诸国士子齐聚于此,正是天下大义得以彰显之时。”他停顿片刻,环顾四周,“尔等务必严守防线,勿让奸细混入,扰乱这场盛会。”

士兵们齐声应诺,声音如雷贯耳,回荡在这冷清的夜空中。然而,当周天子转身离开时,一名年轻将领却忍不住低声嘟囔:“这些人讨论什么仁义礼智,又能改变几场战局?”

旁边的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淡然却又带着几分戏谑,“小子,别忘了这里可是齐国,不打仗也能活得很好。你瞧,他们连刀都没摸过,照样能谈天下大事。”

与此同时,城内的会堂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宽敞的大厅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长桌,四周则铺满了蒲团供各国士子落座。各国旗帜悬挂在墙壁上,随风轻轻摆动,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论战助威。士子们的衣衫或素寒暄笑语间却隐藏着微妙的竞争气息。

一位年迈的儒家学者率先站起身来,目光凌厉地扫过全场。“今日集会,本是为了探讨治世之策,而非争强斗胜!”他的语调铿锵有力,“然若无正道之纲常,则何以立邦?”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有人附和,也有人露出不屑之色。紧接着,另一侧的法家代表缓缓开口:“儒门虽言仁义,但乱世之中,唯有法治才能约束人心。”

话音刚落,原本还算平静的厅堂瞬间变得嘈杂起来。几名墨家弟子皱眉争论,试图加入话题,却被一旁的道家士子挥手打断,“各派纷争不断,岂不正是祸乱之源?无为而治,方是长久之道。”

就在诸子百家的意见渐趋激烈之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身穿黑色甲胄、肩披红巾的秦国小队悄然出现在暗巷中。他们蜷缩在阴影里,动作整齐划一,显然训练有素。带头的是个年轻人,面容冷峻,双眼锐利如刀。

蒙恬——这位秦军的小队长压低声音,向身后的士兵下令:“保持安静,别让人发现。”他的目光死死盯住远处半掩的窗户,耳边隐约传来儒法双方激辩的声音。那些句句刺耳的言辞让他紧咬牙关,拳头也不自觉地攥紧。

“这帮读书人倒是敢说,我倒要看看他们还能折腾多久!”一名士兵小声抱怨,脸色阴沉得像即将爆发的火山。

蒙恬猛地伸手制止他继续说话,眼神冰冷地瞪了他一眼,“闭嘴!此行任务重中之重,切勿因一时冲动坏了大事。”他转头再次倾听屋内传来的辩论声,眉头越皱越深。此时,儒家学者正在猛烈抨击商鞅变法,称其“毫无人性”,甚至将秦律比作毒药,污染天下秩序。

屋内的气氛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儒家学者的声音越来越大,情绪高昂得几乎要掀翻屋顶,“诸位且看那秦国,所行之法尽皆残暴无情,百姓苦不堪言!如此国策,焉能长久?”

法家代表冷笑一声,毫不退让地反击:“世间若无律法约束,人人皆可为盗贼,何谈仁义?商君变法乃是救亡图存之举,岂容尔等空谈误国之人诋毁!”

儒家学者涨红了脸,手指直指向对方,“尔竟敢以强权欺世盗名,还美其名曰‘正道’!商君所施酷刑,岂非草菅人命?”

法家代表毫不示弱,双手抱胸,语气越发冰冷,“商君刑罚虽重,却是为了肃清腐败、震慑奸佞,若无雷霆手段,又如何安民定邦?”

两人针锋相对,言辞激烈,引来一片哗然。台下观众分成两派,各自拥护己方观点。有的士子振臂高呼,为儒家鼓掌;也有人频频点头,支持法家的主张。

就在局势愈演愈烈之际,赵王忽然站了出来,眼中闪过一抹嘲讽,“齐人果然忘战久矣!满口仁义道德,不知能否挡得住秦骑的铁蹄?”他的话如同一道惊雷,瞬间点燃了现场的火药桶。

齐人代表拍案而起,愤怒地质问:“赵王莫要血口喷人!若非尔等穷兵黩武,天下何至于今日这般狼藉?赵军屡屡挑起战火,百姓流离失所,这难道就是你们所谓的‘大义’?”

赵王勃然大怒,双拳狠狠砸在桌上,“竖子敢辱我赵国威名,信不信我即刻挥师东进,让你知道什么叫‘妄战害民’!”

大厅内的气氛陡然降至冰点,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注视着这一触即发的冲突。三太史站在角落里记录这一切,眉头紧锁,手中毛笔飞速书写,似乎不愿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蒙恬听到这些话时,心中五味杂陈。他既恼怒于赵王的傲慢,又对齐人的讽刺嗤之以鼻。然而更令他震撼的是法家代表最后的一句话:“盗者,不惩,世人何安?”

这句话如同一道洪钟大吕,在场所有人脑海中久久回响。有的人陷入沉思,有的人恍然大悟,更有的人开始怀疑自己坚持的理念究竟是否真的正确。

秦人士兵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这次论战的内容。“法家果然厉害,竟然能把那些书呆子驳得哑口无言!”

“不过这些书籍要是带走,确实是个好主意……咸阳的图书馆该更新了!”

蒙恬听闻这些话,却没有立即表态。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思想碰撞的问题,而是涉及秦国未来方向的重大抉择。但他也明白,任何轻率的决定都会招致不可预料的后果。

蒙恬的目光如同刀锋,划过暗巷的阴影,停留在远处半掩的窗扉上。他的手指关节因攥紧而泛白,胸中怒火几乎要冲破胸膛。然而,他咬紧牙关,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此刻任何冲动都可能毁掉整个计划。

“都给我闭嘴。”他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记住我们的任务——观察,不插手,不暴露。”

士兵们噤若寒蝉,低下头不敢再言语。但空气中弥漫的不满情绪却像一条毒蛇,随时可能再次抬头。蒙恬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他的视线掠过巷口,隐约看到几名巡逻的齐国士兵正往这边走来。脚步声由远及近,伴随着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

“退后。”蒙恬果断挥手示意,众人迅速贴紧墙壁,呼吸屏得极轻。几秒钟后,巡逻队的脚步声从巷口经过,火把的光芒在墙面上投下摇曳的影子。等到声音彻底消失,他才松了口气,眼神恢复了之前的冷峻。

此时,屋内的辩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儒家学者的声音像是被怒火烧灼后的铁块,刺耳而尖锐:“若天下皆以强权为纲,何以安民?何以立德?”

法家代表冷笑一声,站起身来,目光如炬地扫视全场。“你们这些人,只会空谈仁义礼智!没有律法约束,天下岂非成了乱世?你们所谓的‘安民’,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幻梦罢了!”

话音未落,有人鼓掌叫好,有人摇头叹息。整个会堂仿佛一座沸腾的熔炉,每一句话都像是砸进炉火中的铁块,激起更多的火花和烟尘。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声音打破了僵局。

三太史中的一位老人缓缓站起身,手中毛笔悬停在半空中,目光如鹰般锐利。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难以忽视的威压:“诸位争论虽激烈,却忽略了一件事——今日之论战,本是为了寻求治世之道,而非争夺胜负。”

他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泼在了每个人的心头。原本剑拔弩张的氛围稍显缓和,但无人敢放松警惕。那位儒家学者皱眉看了老人一眼,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闭上了嘴。

蒙恬听到这里,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他在心中暗骂:“这些文人,真是天真得可笑。”但他随即意识到,这并不是一场单纯的学术争辩。它关系到未来秦国该何去何从,甚至可能决定整个天下的格局。

忽然,一阵低沉的脚步声从暗巷外传来。蒙恬猛地回头,发现几名身穿灰色长袍的人正悄无声息地靠近他们。对方的脚步轻得几乎听不见,只有偶尔鞋底与石板摩擦发出的微弱声响暴露了他们的存在。

“谁?”蒙恬低声喝问,右手已经按在腰间的剑柄上。对方却没有回答,而是继续向前逼近,直到月光洒在他们的脸上。

领头的是一个瘦削的中年男子,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他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秦国人,果然来了。”

蒙恬心头一震,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立刻明白了对方的身份——这些人是齐国的探子,专门负责监视各国使者的一举一动。如果被抓住,不仅任务失败,还会连累咸阳遭受舆论攻击。

“撤!”他低声下令,同时拔出腰间的佩剑,寒光在黑暗中闪过一道凌厉的弧线。

秦人士兵迅速散开,凭借训练有素的动作隐入黑暗之中。中年男子显然没料到他们会如此果断,愣了一瞬后才反应过来,伸手示意同伴追赶。

追逐战在狭窄的巷道中展开,秦人凭借对地形的熟悉逐渐拉开距离。蒙恬一路疾驰,耳边风声呼啸,脑海中却在飞速运转。他必须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藏身,同时确保手下安然脱险。

就在他即将转过拐角时,一名士兵突然摔倒在地,发出闷哼声。蒙恬急忙转身扶起他,却发现对方的小腿被利器划伤了一道深痕,鲜血汩汩流出。

“快走……别管我……”士兵咬着牙低声说着,脸上的汗水混杂着泥泞。

蒙恬犹豫了一瞬,最终还是将对方背起。时间紧迫,他不能丢下任何一个兄弟。然而,这个选择却让他们的速度大幅减慢,追兵越来越近。

就在此时,前方巷道尽头突然亮起了一簇火光。一个熟悉的声音从那里传来:“蒙恬队长,跟我来!”

蒙恬抬头一看,发现是随周天子一同巡视城防的年轻将领。对方手里提着一盏油灯,站在巷口等待,脸上写满了焦急。

来不及多想,蒙恬只能信任对方。他背着受伤的士兵奔向年轻将领,穿过一片荒废的庭院,最终抵达了一间偏僻的柴房。

年轻将领关好门,用身体挡住出口,低声说道:“这里是安全的,外面的探子暂时不会找到。不过,你们最好尽快离开临淄,否则迟早会被抓到。”

蒙恬点了点头,目光复杂地看着他,“多谢。请问阁下为何要帮我们?”

年轻将领笑了笑,眼中带着几分玩味,“帮你们,也是为了帮我齐国。那些士子争吵得越凶,越说明他们无能。若是真有人能终结这乱世,我也愿意助他一臂之力。”

这句话让蒙恬心底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他沉默了一瞬,随后郑重地行了一礼,“无论未来如何,你今日之举,秦国必不会忘记。”

柴房外,夜色依旧深沉,火把的光芒映照着临淄城的轮廓。而柴房内,几个人影屏息静待,等待夜色掩盖所有踪迹。

但远处的会堂里,三太史已经悄悄记录下了今晚所有的对话。其中一位太史低声嘀咕了一句:“这《诸子百家》汇编完成后,不知会引来多少觊觎。”

另一人回答:“或许不止秦国吧。有些人,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

夜色深处,一双眼睛缓缓闭上,又猛然睁开。“盗贼者,若不除,天下安宁何日!”一名法家生叹息道。

蒙恬等人离开后,众家竟讨论起《商君书》和秦孝公的生平……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战国千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晚清第一名臣的风云人生 连载中
晚清第一名臣的风云人生
林亭燕喃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天资平庸的曾国藩,如何成为一代名臣?
4.2万字10个月前
荒野大镖客2救赎 连载中
荒野大镖客2救赎
宋狐狸
1899年,枪手和亡命徒的时代已然走到尽头美国逐渐成为了一个法治的国度连西部几乎被彻底征服只有少数帮派扔在逍遥法外但他们难逃被追捕的命运终将......
0.9万字7个月前
抗日战争时代鬼神怪谈 连载中
抗日战争时代鬼神怪谈
清音寻梦
抗日战争群魔无首,当时许多神仙贪生怕死,不敢出面,只有极少数的人出面迎战了。
0.8万字6个月前
汉水 连载中
汉水
王荣_50852324977806121
公元前613年,楚人和汉人共同将这位年幼的世子推上了楚国新皇帝的宝座。他只有十一岁,却已经要掌管整个楚国的命运。他重用汉人贤才,与百姓同甘共......
0.6万字2个月前
京华烬 连载中
京华烬
林森堤
林永生的复仇血史
0.4万字2个月前
逆秦 连载中
逆秦
月儿小奇迹
陆绣虎,本是现代历史系高材生,意外穿越到秦朝。他凭借现代知识,在秦朝崭露头角,引起了各方关注。然而,嫉妒他才华的反派,勾结外敌,妄图破坏他的......
4.6万字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