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锚点巡查的学生们,成了校园里流动的 “光的种子”。他们在江默三人指导下,学习用简易光谱仪监测能量波动,用手绘地图记录锚点微光轨迹。人工湖的 “阿锦锚点” 成了热门观察点,常有学生静坐湖畔,看光影在水波里编织新的故事,而锚点网络也似感知到这份热忱,光带流转愈发轻盈。
这日,江默收到校外锚点研究院的邀请。对方在全国范围内监测到,多地校园锚点出现类似 “微光锚点” 的能量异动,推测与净化战后的能量余波有关,想邀请他们分享校园锚点净化与新生的案例。赵嘉影抱着实验数据兴奋不已:“这是让更多人了解锚点守护的机会,说不定能串联起城市里分散的锚点网络!” 林小翼则盯着光影书签,轻声说:“阿锦的光,该让更多人看见。”
临行前一晚,实验室里灯火通明。学生们自发制作 “锚点守护手册”,把三人的战斗经历、阿锦的残影故事,还有微光锚点的观测记录,都装订成带着温度的文字。手册扉页,是人工湖波光与钟楼锚点光带交织的水彩画,画旁写着:“锚点是光的脉络,我们是追光的人。” 江默把 “78” 锚点水晶残片嵌入手册封面,残片瞬间漾开一圈光晕,将所有人的剪影都映在实验室墙上,像一幅永不褪色的守护群像。
抵达研究院时,城市里隐藏的锚点网络在仪器上绽放成星图。江默三人的报告从校园危机讲起,讲到阿锦的牺牲、影主的退散,再到微光锚点与学生传承,台下原本安静的研究员们,渐渐眼中有了光 —— 原来锚点守护不只是冰冷的数据对抗,更是生命与希望的延续。当展示光影书签与 “阿锦锚点” 能量共振的画面时,一位白发老研究员颤抖着站起:“三十年前,我参与初代锚点建设,以为它只是防御工事,如今才懂,它是连接希望的纽带啊……”
返程途中,江默看着车窗外城市锚点的光与校园遥相呼应,突然收到学生们的消息:人工湖锚点旁,长出了从未见过的光叶植物,叶片脉络里流动着锚点能量,在月光下像翡翠雕琢的星河。赵嘉影翻出光谱仪数据,发现植物吸收的阴影杂质,正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纯净能量,反哺锚点网络。“锚点在和自然共生!” 林小翼惊呼,三人相视,明白这场守护已超脱校园,在更广阔的天地,锚光正书写新的可能。
校园里,新一批学生捧着 “锚点守护手册” 穿梭在光带间;城市中,研究院开始重新审视锚点生态;而江默他们的故事,随着锚点能量的流转,正化作千万束光,照亮更多人加入守护的途。
乾坤破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