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外锚点研究院返程的巴士上,江默望着车窗上不断后退的城市光影,手中的 “锚点守护手册” 被攥得发皱。手册里夹着的 “阿锦锚点” 残片,正与城市里若隐若现的锚点光带产生细微共鸣,像在回应远方的呼唤。赵嘉影和林小翼倚在座椅上,虽疲惫却难掩兴奋,那些关于锚点共生、能量流转的新发现,在他们脑海里不断发酵,催生出更多守护的可能。
校园里,加入锚点巡查的学生们自发组织了 “光迹测绘队”。他们背着简易光谱仪,在晨雾未散时记录 “阿锦锚点” 的能量脉动,于暮色四合中绘制人工湖光叶植物的生长曲线。光叶植物愈发繁茂,叶片上的能量脉络蔓延至湖畔长椅、柳树根须,甚至在某日清晨,有学生发现,湖边的鸢尾花花瓣里,竟也流淌着锚点微光,轻轻触碰,整朵花都化作光影喷泉,洒下的光雾能短暂净化空气中的阴影杂质。
江默三人返校时,正撞见这奇妙景象。光雾里,学生们笑着追逐、采集数据,锚点网络的光与自然生长的光交织成网,把校园罩在温柔的茧里。林小翼眼睛发亮,蹲下身用便携终端记录:“锚点与生态的融合度又提升了!这些植物成了移动净化站,阴影根本没法靠近。” 赵嘉影打开研究院给的城市锚点星图,发现校园锚点的光,正通过那些光叶植物,向城市绿化带缓慢渗透,像在织一张更大的守护网。
可平静下,暗潮仍在涌动。江默的通讯端突然收到研究院紧急加密信号,点开是段混乱的能量波谱,与净化战时影主核心的波动高度相似,只是更隐晦、更分散。“城市里的阴影余孽,在借锚点共生的缝隙复苏。” 江默攥紧终端,望向城市边缘若有若无的暗线 —— 那些曾被净化的阴影,正以生态渗透的方式,重新试探锚点防线。
当晚,实验室成了临时作战指挥室。江默把校园光叶植物的净化数据,与研究院的城市锚点星图叠加,发现阴影复苏的节点,恰是城市绿化带与老旧锚点设施的衔接处。“它们在模仿锚点共生,用阴影污染植物,反向侵蚀锚点网络!” 赵嘉影快速敲击键盘,调取各地校园的锚点生态数据,试图找出通用净化方案,可不同城市的植物、锚点特性各异,程序试了几十版都难以适配。
林小翼盯着 “阿锦锚点” 残片出神,残片在实验室的光里微微发烫,与校园光叶植物的能量频率渐渐合拍。她突然灵光一闪:“用阿锦留下的锚点共生算法!她当年研究初代锚点时,就尝试过和校园生态联动,那些被封印在记录仪里的代码,说不定能适配这种自然渗透的阴影!” 江默迅速调出阿锦遗留的算法,与净化程序融合,当代码注入校园锚点主脑,人工湖的光叶植物瞬间爆发出强烈共鸣,能量光带顺着校园脉络,涌向城市绿化带。
次日凌晨,三人带着改良后的净化程序,奔赴城市阴影复苏最严重的老城区公园。公园里,被阴影污染的银杏树正在枯萎,金黄的叶子爬满黑纹,飘落时竟化作阴影蝶,扑向路人。江默抛出 “阿锦锚点” 残片,残片与银杏树上的老旧锚点装置共鸣,赵嘉影启动净化程序,光叶植物的能量顺着程序编织的网,包裹住阴影蝶,将其还原成纯净的光影粒子。
林小翼则守在锚点装置旁,用终端引导附近校园的光迹测绘队学生,采集公园植物的净化数据,反向优化程序。学生们虽紧张,却眼神坚定,像传承着江默三人当年的勇气。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乌云,公园的银杏树重新抽芽,阴影污染彻底消散,城市锚点星图上,老城区的暗点化作闪烁的光,与校园锚点连成璀璨的银河。
经此一役,城市里的锚点守护联盟悄然成型。校园的光叶植物成了 “生态锚点哨兵”,研究院优化了跨区域锚点协同算法,而江默他们的实验室,成了锚点共生研究的核心阵地。阿锦遗留的算法,在一次次实战中打磨完善,那些关于光影、守护与传承的故事,随着锚点网络的光,在城市里开枝散叶。
某个黄昏,江默又站在人工湖旁,看着光叶植物的能量融入城市暮色,“阿锦锚点” 的残片在胸口微微发烫。赵嘉影和林小翼抱着新采集的生态数据跑来,身后跟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学生,他们的笑声里,锚点的光愈发明亮。江默知道,这场守护永远不会结束,但只要光在传承、希望在生长,锚点网络的光,就会永远长明,照亮每一个可能被阴影侵蚀的角落,也照亮那些为守护而奔跑的、年轻的脸庞。
乾坤破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