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祖孙俩说着话,气氛很是和谐。
想到正事,弘烨就忘了问绿豆糕的事。
“皇玛法,孙儿今日来是有一件事想和您说。”
康熙见他神色认真,也正了正神色,“什么事?孙儿但说无妨。”
弘烨将今日在课堂上发生的事和盘托出,看似不偏不倚,但康熙是谁?弘烨这点小心思哪能逃得过他的法眼?
他笑了笑,正欲伸手摸摸孙儿的脑袋,想到翻年孙儿就十岁了,已经不是一个可以随手摸摸脑袋的小娃娃了,心里感慨了一句“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的功夫孩子就长大了”,他恋恋不舍地收回了手,笑问道:“弘烨这是为张廷玉鸣不平来了?”
弘烨摇摇头,神色认真道:“皇玛法,今日之事,是弘昱挑事在先,他以学生的身份询问先生,先生亦耐心地回答了他的问题,他却一言不合就开始嘲讽先生。”
“皇玛法您曾经说过,在学堂就要讲学堂的规矩,不论君臣,只论师徒,弘昱无故嘲弄先生,本就是他不对,先生回击以严词,也在情理之中。且弘昱言语之中,兼有嘲讽先生之父张英大人之意,父亲受辱,这让作为儿子的先生如何能忍?换作是孙儿,孙儿是不能忍的。”
康熙注意到,提到张廷玉的时候,弘烨用的是“先生”,而不是张大人,这是在强调,处理的是师生矛盾,而非皇室成员和臣子之间的矛盾 ,不能用君臣纲常来定论。
而提到弘昱时,则是直呼其名,这其实不太符合弘烨往日的行事作风。
弘烨在称呼同辈的兄弟姐妹时,甭管私底下关系如何,都会在后面加上一个称谓,比如说弘晖,就是弘晖弟弟。
看来这一次,弘烨是真的气着了。
不过,也确实是弘昱那小子不懂事,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连最基本的尊师重道都没学明白。
说来说去,还是胤禔不会教孩子,看看,都把孩子教成什么样了?
再看看弘烨,他教的,就是不一样。
康熙暗自得意,抬眼见弘烨正看着他,等他开口,他轻咳两声,道:
“这件事,朕知道了。弘昱对师傅出言不逊,该罚,就罚把四书抄一百遍……”
说完对弘昱的处罚,想到张廷玉,康熙又忍不住道:“这张廷玉倒是和他爹张英不太一样。”
张英是一个很能“忍”的人,擅长以“不争不辩”的姿态处理危机,提出过“忍得小气,才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才不至于吃大亏”,将忍让视为修身之本。
他记得,张家的家训里也有忍让这一条。
但观张廷玉今日所为,实在称不上忍让。
面对弘昱的讽刺,他几乎是反唇相讥。
康熙感叹:“到底还是年轻,不如他父亲。”
弘烨听懂了康熙的言下之意,这是在说,张廷玉太冲动,不能忍。
弘烨皱了皱眉,忍不住为张廷玉辩驳道:“凡人闻他人詈其父,弗能忍也。”
看到孙儿稚嫩的脸上露出从未有过的气愤神情,康熙觉得稀罕,便玩笑道:“玛法偶尔也会骂你阿玛,你会因此和玛法置气吗?”
综影视:岁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