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人以为这场闹剧,即将落下帷幕之际,宫远徵恰到好处的出现。他手中握着确凿的证据,向朱棣禀明的'真相',喻氏并不是临时起意诬陷太子,其背后隐藏着其他人,暗中谋划着这一切。
只见他走上前,对朱棣禀报道
宫远徵(朱瞻基):皇爷爷,孙儿查到数日之前,有人往喻氏家中送去一坛黄金,并承诺会照顾她父亲终生。
宫远徵(朱瞻基):喻氏自知命不久矣,便答应故意纵火,构陷太子。如今人证物证,内外传消息的宦官,都在殿外后旨。
等他把话说完,赵王便急不可耐地追问。
路人甲:主谋是谁?
宫远徵并未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侧身看向汉王,意味深长的说
宫远徵(朱瞻基):二叔,你说呢?
霎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汉王。原本还在一旁悠然观战的朱高煦,顿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弄得有些懵,不由得带着几分愠怒,出声说道
路人乙:朱瞻基,此事与我何干哪?
不过,宫远徵并未搭理对方,而是转头继续对朱棣禀告道
宫远徵(朱瞻基):皇爷爷,经过我派的人查问,有人认出那个送黄金的人,正是汉王府的长随。
这下汉王可坐不住了,只见他愤怒的站前,先是瞪了宫远徵一眼,转而跪下向朱棣喊冤
路人乙:构陷,这是赤裸裸的构陷,父皇,我从未见过这名女子,更没有向喻家送什么黄金哪!
路人乙:父皇,你要相信我,若我要构陷太子的话,定当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又怎会叫人自称是汉王府的人,这不等着被拆穿吗?
汉王绞尽脑汁,为证明自己的清白,拼命的找着借口
路人乙:一定是有人见陷害太子不成,又想离间我们皇家的骨肉之情。父皇明鉴啊!父皇
汉王极力为自己辩解着,只可惜因着他平日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没人相信他的话,宫远徵更是站在一旁说风凉话。
宫远徵(朱瞻基):二叔莫急,有冤情慢慢说便是。
#路人乙:我能不急吗?被诬陷谁能不急,我、儿臣真的是冤枉啊!父皇明鉴
说完,汉王便向着朱棣深深一叩首,期盼能够换取父皇的一丝信任。为此还求着宫远徵从中斡旋,不过宫远徵却沉默不语。眼见局势僵持,朱棣终于开口,制止了这场闹剧。在下令释放了无辜受牵连的,庄妃以及尚食局一干人等,而后便留下个来日再审的借口,匆匆离开。最后皆大欢喜,只有汉王受伤的世界达成。
待其余人都离开,宫远徵叫住了,正要退下的游一帆。
宫远徵(朱瞻基):游大人请留步!
游一帆:不知殿下有何吩咐?
宫远徵走过去,故意对他问道
宫远徵(朱瞻基):游大人,你有没有觉得,这件事情有什么古怪?
游一帆:这根本不是什么谋逆案,喻氏命不久矣,又怨恨东宫庶妃无礼,想要玉石俱焚,才会构陷太子,牵连无辜。
游一帆:至于汉王要如何处置,既然陛下没有下明旨,自然无法追究,请太孙恕罪。
见对方依旧神情自若,毫无慌乱之色,宫远徵有意提起其中的疑点,沉声说道。
宫远徵(朱瞻基):我怎么觉得,这人证物证,好像是一切都在等着我似的。
游一帆:只要真相大白,太子平安便好。
随即话风一转,向宫远徵拱手一礼便告辞了。
望着对方匆忙离开的背影,宫远徵勾起一抹得逞的笑容,看来自己这个堂弟,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镇定嘛!
对于他为母报仇的行为,宫远徵是很非常欣赏的,也惋惜他这被仇恨困住了一生。尽管满腹才情,却始终没有施展的机会。至于他对二叔朱高煦的复仇之举,宫远徵则是乐见其成。
不过从皇爷爷刚才的态度来看,这件事要到此为止了,毕竟涉及到皇家内斗,按照皇爷爷的性格,肯定不会让人深究下去,说到底汉王也是亲儿子,总不能真按律处理了吧!
想起二叔刚才憋屈的模样,让宫远徵开心之余,不由得想起菱儿说过的一句话,只有冤枉你的人,才知道你到底有多冤枉。
徵菱从云之羽开始旅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