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已是腊月初八。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亮起,尚食局内便早已忙碌开,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在灶台上缓缓熬制。而李秋菱的居所,宫远徵伴着破晓前的寂静起身,如往常般早早回到书斋,拿起奏折认真揣摩,又回想祖父与太子处理朝政的方法,乃至每处细节及其背后的深意。
等吉时快到的时候,他便去往乾清宫,陪同祖父前往奉天门,赐百官腊八面,君臣同乐。
现如今自己所忧虑的事,唯有皇爷爷日渐衰弱的身体。这些日子以来,皇爷爷处理政事,越发的吃力,连早晚朝会都不曾参加,更是拒绝召见太医。自己曾在皇爷爷打瞌睡之时,偷偷替他诊脉,那一刻,手下的脉搏紊乱,令人心惊。这些年征战所遗留的暗疾,随着时间流逝,还有繁忙的政务重压之下,最终爆发了出来,使得皇爷爷那坚毅如铁的身躯,渐渐不堪重负。
凭借宫远徵的医术,虽能为皇爷爷调理一二,缓解些许病痛,若是放下手里的政务,再细心调理一下,也能多活两年。只是想到皇爷爷倔强的性格,便知此事绝无可能。远征漠北,是他老人家毕生的追求,无论何人劝说,都难以改变其决心。或许,相较于在病榻上安静等待生命流逝,那硝烟弥漫的战场,才是这位征战一生的皇帝,最好的归宿。
远在书斋的宫远徵此刻思绪万千,另一边,后宫中的人也用自己的方式,庆祝着这个节日。不同于赏赐官员的腊八面,宫内用的是刚熬好腊八粥,祭完灶神等之后,才供给各宫主子享用,就是各宫的宫婢,在这一天也能分得一碗粥。
李秋菱早上起床后,早膳也是熬好的腊八粥,香甜粘糯,口感尚佳,再配上颜色翠绿,口味偏酸、微辣的腊八蒜,真是让人胃口大开,要不是夏荷拦着,她怕是要连吃三大碗,就算是这样在,她在吃完饭后,也得出去散步消食。
等她散步回来,便唤来夏荷,吩咐其将库房的账册取来。眼见着新年将至,她需得着手准备年礼。对于太子妃与太孙妃,历来只有她们赏赐下来的,断没有自己回礼的道理;至于几位才人,则只需互赠些寓意吉祥的小物件即可;唯有送出宫外的礼品,还需细细斟酌一番,方能下决定。
苏家那边,除了备上年货之外,还需为外祖母准备一些滋补佳品,还有下面进贡的皮子,也可以让尚服局,照着外祖母的尺寸做两件皮袄,再搭配几个抹额和暖手抄;两位舅舅,则各送上一套笔墨。对于表弟表妹们,男的则赠一本新书,女的则每人一对绢花。至于舅母那边,随便捡一块不要的布料,面上过得去就好。
对于李家,尽管她心中十分厌恶,但仍顶着李姓,名义上亦是李家之人,然她实不愿李家因此而受益。思量良久,最终决定送几盒宫里的糕点——虽为薄礼,却物轻情义重嘛!
最令她棘手的问题,就是原主的两个弟弟,大的那个过年就十五了,小的那个不过十岁,都是原主一手带大的。尤其是在母亲死后,姐弟三人相依为命,即使有外祖父、外祖母的关爱,但他们始终是姓李,在外祖家也是寄人篱下。
因多抚养了他们三人,苏家的生活越发困难,舅母们都很不满,原本亲密无间的表弟表妹们,也开始逐渐疏远,乃至心生嫌恶。原主彼时年仅八岁,却已展现出超乎年龄的聪慧与懂事,一直默默承担起照顾幼弟的责任,力求减轻长辈们的负担。随着年龄渐长,更是里里外外忙碌不停,尽其所能地回报外祖家。
这一切看在外祖父眼中,令他愈发疼惜这个外孙女。他深知几个外孙在家中的艰难处境,因此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不惜舍下脸向太子上书恳求,只为给孙女寻觅一个归宿,生怕自己离世后,这几个可怜的孩子会被两个儿媳赶出去,从此无依无靠。
徵菱从云之羽开始旅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