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二年八月,宫远徵降旨命礼部尚书胡濙前往内阁承制,并择定吉日,通知各司准备册立大典。随后,礼部与工部联合制作册宝文书,呈送内阁镌刻。
册封前三日,官员们斋戒沐浴以示虔诚。前一日,他本人亲自前往奉先殿告祭天地、太庙后殿,禀明册立之事。
侍仪司在奉天殿御座前设置册宝案,东西两侧为奉节官位,掌节人位于其左后方;南面设承制官位,朝西而立;横街南面设正副使受制位,面向北方;北面设承制宣制官位,东北面设奉节奉册奉玺官位,同样面北而立;受制位以北则设正副使受册受玺位,亦面北而立。
册封当日黎明时分,銮仪卫于太和殿外陈设法驾卤薄,在宫阶下及宫门外布置皇后仪驾;乐部将乐器悬于太和殿外;礼部鸿胪寺官在殿内正中设节案(向南),左侧设册案(向西),右侧设宝案(向东),并在内阁门外安置两座龙亭;内监则在宫门外设丹陛乐,在宫内正中央设节案,在宫门内两旁东西向设册宝案,皇后拜位位于香案之南。
一切准备就绪后,使者敲响钟鼓三次,百官身着朝服跟随身穿衮冕服的宫远徵进入奉天殿。礼部官员将金册、金宝及册文、宝文置于龙亭内。
随着三声鸣鞭响起,丹陛大乐队奏起《庆平之章》。鸿胪寺鸣赞官引导王以下及正副使、文武百官排班站立,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礼。礼毕乐止。承制官请示是否开始大典,皇帝应允。
承制官从中门走出,至宣读位置,高呼:“有制,正副使跪!”随即宣读制命:“宣德二年十二月,钦奉皇太后懿旨,册立贵妃李氏为皇后,命卿等持节行礼。”正副使俯伏起身,承制官入殿。
执事人抬出册宝案,掌节官开封节令交予奉节官。引礼官引导正使至受册位,奉册官递上册文,正使跪受,退归原位。此时礼乐奏响,正副使四拜而起,礼乐闭。掌节官在前引导,举案官随后,一行人出奉天门,礼乐再闭。侍仪高呼“礼毕”,宫远徵起身,百官退却。
掌节官封装节令,奉册官手持笏板立于龙亭旁。仪仗队与乐队在前引路,直至中宫门外,奏乐再次响起。李秋菱头戴九龙四凤冠,身穿礼服,走出阁楼,立于居所大殿中,面向南方。
正副使将册书置于事先准备的桌上,引礼使引导正副使及内使监令就位。正使高呼
路人甲:正使臣杨士奇,副使臣胡濙,秉承制命授予皇后册书及宝玺。
内使监令进屋禀告李秋菱后,站回原位。引礼官引导侍从就位,正使将册书授予内使监令,副使将宝玺授予内使监令,后者跪受后交予内监。内使监令率内监将册书、宝玺放置于内堂。
引礼女官引导李秋菱至拜位北面站立,侍仪女官四人立于左右,宣读女官二人立于东案之南。引礼女官一声“跪”,她立马跪下,赞“宣册”。宣读女官宣读册文,完毕后将册文交给侍右女官,女官跪接;赞“受册”,女官将册文呈给李秋菱,随后她转授侍左女官,女官跪接后陈放于西案。陈放完毕,引礼女官一声“兴”,便起身。乐队奏乐,李秋菱行六肃三跪三拜礼。
礼毕,退至东面站立,乐止。正副使退至奉天殿横南街,面向北方站立,以西为上位,给事中站在东北面,面向西方。正副使跪拜,称:秉承制命册命皇后的礼仪已毕,随后跪报给事中汇报皇上。至此,册立皇后礼成。
封后大典结束后,李秋菱端坐于坤宁宫内。殿中一片通红,那热烈而浓重的色彩映入她的眼帘,也映照着她心中五年的岁月。
五年啊,为了能够重新光明正大地站在阿远身边,她足足花了五年,这一路走来,他们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在她心头闪过——有欢笑、有泪水,有离别、有重逢。
那些过往像是一幅长卷,在她的思绪中缓缓铺展。如今终于走到了一起,她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徵菱从云之羽开始旅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