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前世身为皇帝的儿子、孙子,对自己的防备、试探,那冰冷的眼神和暗藏的算计,可谓冷彻骨。
而今生从郦家人身上,得到的是无尽的温暖与关怀,这让李秋菱原本饱经风霜的心,仿佛被注入了生机,变得年轻起来。
她努力压下眼里的酸涩,满不在乎的道
王绵绵(李秋菱):没事,这些东西我给了钱的,不过是从他手上买些田地产业罢了。
听到这话,好德不赞同的说
好德:话不能这么说,汴京的房子、土地多难得,像康王这样的权贵又不缺钱?向来只会往里买,没有向外出卖的道理。
好德:他肯将这些卖给郦家,全是因为看在六妹妹你的面子上,我们应当好好感谢对方才是。
王绵绵(李秋菱):要谢也该谢谢我。反正等我嫁到康王府后,这些东西迟早都是我的。
乐善朝她做了个鬼脸,想起这两人相处的模样,满脸嫌弃的说
乐善:真不害臊。
#王绵绵(李秋菱):我看你是羡慕嫉妒吧,有本事你也去找个夫君,到时候凭你怎么显摆,我也不会说半个字。
乐善:你以为我跟你一样,小小年纪不学好,在外面找了个相好的。
#王绵绵(李秋菱):我这是未雨绸缪,反正以后都要嫁人,倒不如我自己找个中意又掌控得了的。
李秋菱反驳道
眼看两人越说越离谱,四娘赶紧出面打圆场
好德:好了,你们都别争了,等你们辩出个所以然来,怕是天都黑了。我今天是有很重要的事找你们商量呢!
#王绵绵(李秋菱):什么事?
乐善:什么事?
见两人默契十足的样子,好德忍不住在心中吐槽:不知道的以为你们才是亲姐妹呢,连说话都如此异口同声。
当然,这些话她只敢在心底嘀咕,毕竟这两个妹妹都不是省油的灯,万一被知晓自己背后说三道四,怕是又要被挠痒痒肉了。
好德虽在心里将两个妹妹吐槽了个遍,但面上却神情不变
好德:我们之前在雄州的时候,不是找到了那群辽人的老巢吗?那里头全是茶叶、香料、瓷器、金银器等物,换成钱财足足有一百二十万贯。
好德:除了私底下捐赠给府州折家大半外,剩余的二十万贯,你不是说等今年结束生意后,连同本钱捐出去修桥铺路,只留下二十万贯给大姐做嫁妆吗?
#王绵绵(李秋菱):对啊,有什么问题?
好德:现在我想问问你们,若大姐问起这钱的出处,我们该怎么说?
乐善:这还不简单,就说是我们自己赚的。
乐善随口答道
好德:可大姐肯定不会要的。
好德皱了皱眉,有些无奈的说
乐善:总不能说是劫富济贫得来的吧!那些钱可是我们凭本事得来的,而且只是借来做本钱,之前已经连本带利还回去了。
#王绵绵(李秋菱):这个嘛……我倒有个主意。
李秋菱沉吟片刻,慢条斯理的道
#王绵绵(李秋菱):三年前我不是买香料钱不够,找大姐姐借了一千贯做生意吗?后来我还钱时,大姐姐也没收,只说让我多留些钱周转。不如就说是用这笔钱赚的。
好德:这个主意不错。
好德赞同的点点头,而乐善却眯起了眼睛,露出怀疑之色。在去雄州之前,她或许会被妹妹这番说辞糊弄过去,但现在嘛,她才不相信六妹当时真的缺钱。
看来她是早有预谋,绕这么大的圈子,就是为了给大姐添妆。也对,从小到大,六妹妹虽然爱和自己玩耍,但其实最粘着大姐姐,这般作为也在情理之中。只是看破不说破,免得影响姐妹间的感情。
李秋菱心知瞒不过对方,可也并不觉得慌乱。姐妹情深自是不假,可姐妹间的感情,也是有亲疏远之分。
就比如三姐,除了大姐之外,与琼奴的感情最好,即便是年纪相仿的二姐也比不上;再看四姐,她与自己和五姐更亲近些。
这事其实姐妹心中都的清楚,只是无人挑明罢了。不过,这并不影响大家的感情,她们还是互相扶持长大的好姐妹。
徵菱从云之羽开始旅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