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一转眼,汴京已飘起了纷纷扬扬的小雪。
自那日宫远徵入宫向太后请旨,欲迎娶李秋菱为妻,至今已过一月有余。当时言明次日便来提亲,可直至今日,依旧不见其身影。
乐善每每提及此事,都气愤难平,若非康王府时常让人送来金银玉器、珠花钗环,她怕是早已带人打上门去。
而李秋菱这边,却是气定神闲,仿若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她轻抚着胸前的银锁,目光望向皇宫深处,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浮现在她的脸庞。
想必那人见到呈上来的,关于自己家世的情报时,定是震惊不已。这半月以来毫无动静,是派人前往洛阳与华阳两地,仔细调查情况吧。
如此一来,不久之后,对方必定会召自己进宫。
小雪洋洋洒洒地落下,给整个世界都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纱衣。李秋菱静静的站在窗前,任由雪花飘落在她的肩头,她的眼神中带着几分笃定与期待,仿佛已经预见了即将到来的命运转折。
果然就在四福斋摆下文擂时,她便收到太后的宣召。坐上宫中接人的轿子,一路摇摇晃晃到了太和殿,在宫人的引导下,来到了大殿内。
王绵绵(李秋菱):民女王绵绵,参见圣人,愿您起居有序,日夜安泰无忧。
太后刘娥:免礼平身
王绵绵(李秋菱):谢圣人
刘太后细细打量着眼前的少女,但见她眉目如画,举止端庄大气。面对自己时,竟无半分畏缩,这份从容不迫的气度实属难得。
不知不觉间,太后心中生出几分欣赏之意,语气也柔和了几分
太后刘娥:进前来让吾瞧瞧
随着太后的谕令,李秋菱缓步上前。望着那熟悉的眉眼,刘太后陷入了回忆,良久方开口道
太后刘娥:前些日子,得益回宫向吾提及,要迎娶一位商户孤女为妻。
太后刘娥:吾特意召你进宫,便是想看看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女子,竟能降伏这那桀骜不驯的。
王绵绵(李秋菱):圣人言重了。
李秋菱假装没听懂轻声回应
王绵绵(李秋菱):奴起初并不知晓王爷身份,只当他是个落难的人。彼时想着谁人没有个困难的时候,便伸出了援手。未曾想王爷如此厚爱,民女实在感激涕零。
太后听了这话并未深究,而是突然追问起另一件事。
太后刘娥:吾听说你家祖籍四川,祖母却是太原人氏?
王绵绵(李秋菱):正是
李秋菱恭敬答道
王绵绵(李秋菱):奴是外曾祖父调任益州华阳后,全家随之迁居。只是在祖母八岁那年,家中突遭变故,遭奸人所害父母双亡,祖母忍辱负重十二载,终于搜集证据昭雪冤屈。
太后闻言,不禁感叹
太后刘娥:好端端一个官宦人家的女儿,却成了商户之妻,当真令人可惜。
李秋菱轻笑着摇了摇头
王绵绵(李秋菱):启禀圣人,祖父与祖母伉俪情深,祖父一生只钟情于祖母一人,从未纳妾。
王绵绵(李秋菱):听祖母提及当年若非祖父暗中相助,恐怕难以躲过那几次危机。
王绵绵(李秋菱):大仇得报之后,祖父更是携祖母远赴洛阳,为其寻觅失散多年的妹妹。
太后听了许久,忽然提起这事
太后刘娥:你祖母还有一个妹妹?
王绵绵(李秋菱):是。
李秋菱点头应道
王绵绵(李秋菱):当时祖母家中遭遇变故,祖母尚在襁褓中的妹妹被寄养在舅家。后来祖母曾偷偷去见过对方一面,可待她报仇归来,那家人早已不知所踪。
王绵绵(李秋菱):为了寻找妹妹,祖父带着祖母来到洛阳,不想那庞家人,早在几年前,因一场大火阖家丧生。
王绵绵(李秋菱):此事对祖母打击甚大,以至于一病不起。为能让祖母安心养病,祖父便决定定居洛阳。
刘太后听闻此言,缓缓收紧了手中的丝帕,声音有一丝颤抖的问
太后刘娥:那你可知道你祖母的妹妹名叫什么?
李秋菱眼中泛起泪光,似是强忍着不让其掉落,低头答道
王绵绵(李秋菱):只听祖母弥留之际,一直在唤着对方的乳名,是叫……叫阿姮。
她话音刚落,原本强自镇定的太后,却突然悲从中来,痛哭失声。那哭声凄婉哀怨,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令在场众人一时慌了手脚。
一旁的心腹任都知见状,只得硬着头皮开口劝道
路人甲:还请圣人保重身体,王家太夫人的事,虽令人唏嘘,但圣人还需以江山社稷为重。
徵菱从云之羽开始旅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