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两姐妹怒气未消,径直回到了娘家,将那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大姐寿华。
本以为大姐听后,定会与她们一般勃然大怒,谁料她却神情淡然,波澜不惊的道
寿华:我知道了,你们先回去吧!
二娘福慧见状很是担心,不由得开口提醒
范良翰:大姐姐,此事非同小可,不可轻呼大意啊!
一旁的康宁忍不住问道
康宁:大姐姐当真认识那个姓严的?
#寿华:三娘,我行的正坐的直,未有一事不可告人。他要查便查,我何惧之有。
#寿华: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阿婆看不见,身边不能缺人照顾,若为其他的事,我就先回去了。
寿华说完之后,看都没看两个妹妹一眼,便径直朝屋外走去。
寿华自问清清白白,却难逃有心之人的算计。对方趁着她寻灶上丫头、女使的机会,收买牙婆,意图设计离间夫妻感情。
以寿华的聪慧,自然看得出其中的端倪。然而,她更明白,在敌暗我明的情况下,最好的策略便是按兵不动,静待对方先出手,如此才能更好地应对。
可这番沉稳之举,却是苦了杜仰熙。他特意将事情告知柴安和范良翰,正是料定二人必定会走漏风声。这样一来,自家娘子必然会向自己主动解释。
可谁承想,过了数日,寿华竟毫无动作。杜仰熙心中渐生不安,不由得胡思乱想起来。他心中忐忑只能不断安慰自己:定是娘子脸皮薄,不好意思开口同自己讲罢了。
另一边白矾楼内,李秋菱正与宫远徵商讨,到底该拿出何种良种。考虑到宫远徵的特殊身份,只能以李秋菱名义献上去。
身为先帝唯二的子嗣,他本就受到皇帝和朝臣的忌惮,若再发现种出了高产粮种,恐怕会被人怀疑有收买民心,图谋皇位之嫌。
两人商议许久,觉得像红薯、玉米这种产量极高的作物,显然不合适此时拿出来。
而南瓜则不同,这东西原产于墨西哥至中美洲一带,明代传入中国,南北各地皆可种植。它是一种喜温的短日照植物,耐旱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
最重要的是南瓜不占地方,屋后院中都能种植,能减轻百姓对换种后,无法果腹的担忧。而且它虽无法取代大米、小麦,但也能长到七八斤重,足够一家子食用数日,在灾年应急救荒的效果显著。
二人略作权衡,最终决定将此事暂且搁置,留待成亲之后再行商议。南瓜的收获时节正值七、八、九月间,而只要宫远徵稍加催促,促使大宗正司加快礼仪进程,那么即便在成亲后,再将相关事宜呈报上去即可。
届时婚事已然尘埃落定,此举既能抬升李秋菱在宗室女眷中的地位,又能弥补她无父族扶持的劣势。
除此之外,还需要推广棉花的种植。对于棉花,就不必像粮食那样束手束脚了。在大宋,由于前朝的教训,宗室并没有实权,但却享受着优厚的待遇。
就拿宫远徵来说,他是当今官家的亲弟,先皇离世前封为亲王。仁宗继位后,为了彰显手足之情,赐予他双俸亲王待遇。
再加上他身上的益州团练武职,每月仅禄银加起来就有两千贯,更别说他还继承了真宗的所有私产,可谓富得流油。
然而,宋代爵位继承制度十分严苛,除少数几个外都不能世袭。宗室虽有钱、有闲,但为了子孙后代,肯定会广置田地铺面。
李秋菱他们大力种植棉花,并利用从明朝带来的织机、扎花车赚钱,这再正常不过了。这时候如果哪个朝臣敢跳出来,指责宫远徵与民争利,必定会引得宗室群起而攻之。
毕竟没有权利、爵位不能世袭,总不能连赚钱也不让吧!总得给宗室一条活路,否则真把人逼急了,皇帝来了也不好使。
徵菱从云之羽开始旅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