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生,姜子牙说的那句“同族不应有欺瞒,”姜子牙说完转身就忘,她却用了一世去寻求它的真实性,误了自己的卿卿性命。
何其可悲可叹?
当年那个绥字,姜子牙想给她的是安好安定的寓意,还是让她一生追随姜族的意图,已经不重要了。左不过是一场有始无终的虚情假意罢了。
在那三个字中,杜缉熙对绥字观感最好,清字和皖字都是寓意纯洁美好之意的,她不喜欢。在她眼里,清和皖,都不如有代表使族中安定含义的绥字好。
那她为什么最后冠姜族之姓的名字叫姜宛,而不是姜绥呢?因为族长姜子牙不让。
偏她前生年少时蠢得要死,姜子牙不想让她当未来族长的想法这么明显,她却一点都没看出来。
说白了,就是被感情蒙住了眼睛,她和姜子牙的亲情本来也没多少,全靠她脑补以及姜子牙时不时的敷衍。
杜缉熙握紧手中刻着绥字的玉佩,要冠族姓的赐名,以及误以为姜子牙重视她的欣喜,让她眼睛亮晶晶的。
“柔远绥怀,扶绥万方。姜绥此名寓意极好,请族长赐我姜姓名绥。”
“君何志兮远游,危断绥兮惙惙。绥同你命数不合,换一个吧。”姜子牙眉心微蹙,以杜缉熙心性命数与绥字不搭拒绝了。
君何志兮远游,危断绥兮惙惙。诗句其意为:不明志向何方你未来要去往的方向,危险重重,迷途惘然。
听姜子牙引用此诗如此一说,杜缉熙便知姜子牙不愿她选绥字做名。不然他为何要将寓意安定平和之意的好字,用其意不详的诗作解?
后来几经生死,杜缉熙才知道,带绥字的诗,除了有象征前路危险迷茫的“危断绥兮惙惙”,还有象征昨是今非的“到如今、前欢如梦,还对彩绥条无语。”
前生命死,重来一世,我是我也非我。看不穿姜子牙引用《述九颂》的意图,不是因为不通诗书,是因为读过此诗却未感其意。
也是因为她当年在自己骗自己,强行维持着心里的同族之情。
“清和皖,你从中选一个吧。”
“白完皖瞧着就不好,取它的同音字宛吧。”杜缉熙没了刚刚的欣喜,语句稍加一顿,便道。
姜子牙以为是常形容女子温柔的婉字,结合杜缉熙的性子又觉得不像,淡声问道:“温婉的婉?”
“前心宛如此,了了随静生的宛。”
从一个看起来不怎么吉利的字中,取了另一个看起来更不吉利的字,她不觉得她取的宛字,字体同死很相近吗?
姜子牙虽不解,但也没有提出心里的异议。姜子牙认为以杜缉熙的心性,她是配不上绥字做名的,如今她自己取了个宛字也好,横竖都是她自己取的,与自己无关。
随心而静,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外界的变化,不被外界的因素影响,便是了了随静生。
杜缉熙不信人能不被外界的因素影响,从你降生于世间的那一刻,因果便缠绕你身。
王者同人:某天质疑所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