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轻人都愿意奔着延安来,他们从前哪里吃过这样的苦,但到了这里却都黑了、瘦了,但他们没有退缩的。”陈参谋语气里满是感慨。
他边领着众人参观,边继续说起一些有趣的事情,“到了这里学生们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适应这个环境,融入集体中。
我曾经见到他们半夜在窑洞里聊天,每人说起一道自己吃过最好吃的菜,这个说红烧肉要选肥瘦相间的肉,要怎么炒糖色、放了什么调料,怎么摆盘,那滋味又是如何。那个说烤羊排要怎么注意火候,还要在上面刷一层厚厚的蜂蜜,我站在门口都听流口水了。”
众人都被陈参谋举的这个例子给逗笑了,但随后都体会到了这里的条件是多么艰苦,但又见识到了这里的人是有多能苦中作乐。
有人长叹一声,“这就是精神粮食啊,古有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真是生活得不容易呀。”
林黛玉听着心疼得不行,尤其是陈参谋带着他们走到了这里唯一的一所医院。
这间医院是林黛玉在这里看到的最好的屋子,窗户打开着通风换气,因此能看到里面的模样。
他们没有进去打扰病人,站在窗外就能看到里面就是简单的布置,一边是手术室,另一边是伤患休息的地方。
手术室里正有患者在抢救,众人一时间没有说话,只静静的看着几个医生在处理患者身上的伤口。
陈参谋低声袒露他们的窘境,“只要前线打战就会有伤员,碰到前线无法解决的就会往后面送过来,因此医院里的各类药品以及纱布绷带这些都消耗得很快。
没从外面采购到,护士们就会把用过的纱布反复清洗,放到锅里煮着杀菌消毒,然后再晒干。”
此刻医院门口就晾晒着不少纱布,都已经不是洁白的,而是淡淡的黄。
被阳光烤炙得皱巴巴的,就像这里的环境一样干燥。
“你们能忍受这种环境真的很伟大。”美国记者对着这些被风微微吹起的纱布举起相机,快门声响起拍下一张照片。
林黛玉跟里德尔在考察团里十分沉默,他们只是用眼睛四处看,用耳朵去听陈参谋的讲述,用心去体会这里的生活。
他们开荒种地养活自己,跟集体一起生活,相互帮助、相互扶持,除了贫穷与战争,这就是人们想象中的桃花源了。
“等下我们就告诉他们把粮食和药材放在外边的一处仓库了,怎么样?”林黛玉征求着里德尔的建议。
林黛玉看到了这里的一切,便觉得自己有时太过伤春悲秋,自己的生活比起他们来说已经是过得极好了,不但父母健在没有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还学会了魔法,见识了那么多新奇的事。
她愿意尽自己可能帮助这些人。
晚上,考察团便离开了,离开之前林黛玉告诉陈参谋镇上的一个仓库里放着很多粮食和药材,他们愿意将这些捐出来,只是需要对方自己运回来。
离开延安,一路北上,然后又西行,用脚丈量身下的每一寸土地,感受着这个国家的辽阔。
他们俩帮助过受灾的村子寻找到还没干涸的泉眼,给病得要卖儿卖女之人治愈身体,也解决了杀人放火的劫匪。
是在旅行,也是在修行。
伏黛:赠尔一枝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