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娇的高考成绩出来的那天,南方的梅雨季刚刚开始。她坐在书桌前,电脑屏幕上的分数比预期还要高出二十分,足够她填报那所梦想中的政法大学。窗外的雨丝斜斜地打在玻璃上,她下意识地拿起手机,点开微信,手指在许鑫蓁的聊天窗口上停顿了几秒,随即抽离。
她将录取通知书的截图发在了朋友圈,配文:【下一站,北京。】
——
许鑫蓁是在训练间隙看到了他们共同好友的朋友圈的,是祝贺杨清娇考上理想大学。
手机屏幕的光在昏暗的训练室里格外刺眼,他盯着那张录取通知书的截图,拇指无意识地在屏幕上摩挲了一下。
“尾子,教练喊复盘了。”队友在门口喊他。
他“嗯”了一声,锁上手机屏幕,起身时顺手将手机塞进了口袋里,屏幕朝下,像是怕自己再多看一眼。
这一年,TTG又拿了亚军。
赛后的采访里,主持人问他:“连续两年亚军,会不会觉得不甘心?”
许鑫蓁对着镜头笑了笑,语气平静:“竞技比赛,输了就是输了,没什么好说的。”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比谁都憋着一股气,他比谁都更想要赢。
——
杨清娇的大学生活比想象中还要忙碌。
法律系的课程繁重,她每天泡在图书馆里,从早到晚地啃着厚厚的法典和案例集。偶尔在深夜回宿舍的路上,她会抬头看看北京的夜空,想起很久以前,她和许鑫蓁在游乐园的摩天轮上,他说:“以后你要是当律师,我要是打比赛输了,你就帮我辩护,说我是被版本针对了。”
她当时笑着骂他幼稚,可现在想想,竟然有点怀念。
大二那年,她在一次模拟法庭比赛中拿了最佳辩手,照片被学院公众号发了出来。那天晚上,她收到了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恭喜。】
没有署名,但她几乎是一瞬间就猜到了是谁。
她盯着那条短信看了很久,最终没有回复。
——
许鑫蓁其实一直有关注她的消息。
他不敢加回她的微信,只能偶尔从共同好友的朋友圈里看到她的近况。他知道她拿了奖学金,知道她参加了辩论赛,知道她保研成功……
每一条关于她的消息,他都默默地记在心里,却始终没有勇气再联系她。
第三年,TTG的阵容再次变动,老队员陆续离开,只剩下他一个人还留在队里。
教练问他:“还要继续打吗?”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打。”
——
杨清娇保研后的那个暑假,初中同学组织了一次聚会。
她本来不想去的,但听说许鑫蓁也会来。
三年没见,她甚至不确定自己还能不能认出他。
可当她推开KTV包厢的门时,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角落里的许鑫蓁。
他比记忆中瘦了很多,轮廓更加锋利,头发染回了黑色,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和记忆中那个张扬肆意的少年判若两人。
他们的目光在空中短暂地交汇了一瞬,又各自移开。
整场聚会,他们一句话都没说。
散场时,外面下起了大雨。杨清娇站在屋檐下等车,许鑫蓁从她身后走过来,递给她一把伞。
“拿着吧,雨大。”他的声音很低,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她愣了一下,接过伞,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指,触感微凉。
“谢谢。”她轻声说。
许鑫蓁“嗯”了一声,转身走进雨里,没打伞,背影很快被雨幕模糊。
杨清娇站在原地,握着那把伞,忽然觉得眼眶有点发酸。
——
那天晚上,她终于鼓起勇气,重新发送了好友申请。
【我们聊聊吧。】
许鑫蓁收到这条申请时,正坐在基地的天台上抽烟。
手机屏幕亮起又暗下,他盯着那条消息看了很久,最终按灭了烟,点了通过。
【好。】
他回了一个字,然后仰头看着夜空,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像是终于放下了什么,又像是,终于敢重新捡起什么。
KPL一期一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