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落地窗前,陈雪看着囡囡被父母接走的背影,小女孩临走前还特意回头对她比了个"加油"的手势。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杨涛发来的照片——他穿着KPL队服站在沙特电竞馆前,手里举着个写着"上海见"的应援牌。
【杨涛:拍摄延期三天,帮我跟囡囡说声抱歉】
【杨涛:你工作定下来了吗?】
陈雪的手指在屏幕上停顿了片刻。这一段日子来,她和杨涛的聊天记录已经塞满了整个手机内存——从沙特的风沙到上海的梅雨,从囡囡的幼儿园趣事到KPL的赛事安排。那些曾经没说出口的话,现在都变成了深夜的一条条语音消息。
【陈雪:今天刚签完合同,凯旋康复中心,专门做运动员术后恢复】
消息刚发出去,对面立刻显示"正在输入",但等了足足两分钟才收到回复:
【杨涛:那以后我受伤就可以名正言顺挂你的号了】
后面跟着个傻笑的emoji。
陈雪摇头轻笑,把手机塞回口袋。她没告诉杨涛,选择这家康复中心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长期为KPL选手提供医疗服务。
——
入职第一天的早晨,陈雪在更衣室整理白大褂时,护士长突然探头进来:"陈医生,前台有你的加急快递。"
是一束怒放的粉色玫瑰,花束里夹着张卡片:「祝陈医生入职快乐——你未来的男朋友」。淡蓝色的满天星中间,藏着个小巧的KPL冠军戒指模型。陈雪红着脸把戒指塞进白大褂口袋时,没注意到科室主任瞄过卡片后了然的微笑。
上午忙碌结束。
"我们中心确实和KPL有合作。"午休时主任递给她一杯咖啡,"下周就有位选手要来复查,姓杨..."陈雪被咖啡呛到,主任体贴地递来纸巾:"对了,你认识无畏选手吗?他上次来复查时,手机屏保好像是你和一个小女孩在沙特..."
陈雪顿时脸红的像一个糖葫芦。
那天晚上视频通话时,杨涛的脸在屏幕那头红得像苹果熟透了的颜色:"我明明设了隐私模式!"陈雪把玩着那枚戒指模型,突然问道:"你什么时候偷拍的我和囡囡?"
屏幕一阵晃动,杨涛的镜头转向酒店床头柜——上面摆着个相框,里面是囡囡用儿童相机拍的"全家福"。"每天都看着,"他的声音突然变得很轻,"怕醒来发现又是梦。"
——
北京的初秋已经有了凉意。陈雪站在杨涛家门口,手里拎着从福建老家带来的鱼丸——她记得初中春游时,他一个人吃了整整一盒。钥匙插进锁孔的声音惊醒了她的回忆,门开时带起的气流掀起她米色风衣的下摆。
杨涛拖着行李箱愣在门口,头发还保持着飞机上睡乱的样子。他脖子上挂着那副金丝眼镜,黑色卫衣的袖口沾着些许咖啡渍——显然刚结束长途飞行。"你..."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怎么不告诉我..."
"惊喜。"陈雪晃了晃手里的食盒,"怕某人在飞机上又不好好吃东西。"
公寓比她想象中整洁,书架上整齐排列着各赛季的比赛录像,茶几上摆着个天文望远镜模型。陈雪的目光被电视柜上的相框吸引——那是张泛黄的初中毕业照,她站在第一排中间,背后被人用红笔小心地圈了出来。
"饿了吗?"杨涛的声音从厨房传来,"我叫了外卖..."话音未落,门铃响起。外卖小哥递来两大袋食材,订单备注写着:"不要葱姜蒜,她不爱吃——杨先生的第N次强调"。
陈雪系上围裙时,杨涛突然从背后环住她,下巴轻轻搁在她肩上。"别动,"他的呼吸拂过她耳畔,"让我确认一下是不是真的。"陈雪的手停在半空,感受到背后传来的心跳又快又重,像极了少年时代那个帮她搬书的男生,在教室走廊里气喘吁吁的模样。
晚餐时,杨涛翻出手机相册给她看沙特拍摄的花絮。划到某张照片时他迅速想跳过,却被陈雪按住手腕——画面里是她在喷泉前看地图的侧影,明显是偷拍的角度。"这是..."
"职业习惯。"杨涛耳尖通红,"看到美好的画面就想记录。"他点开另一个加密相册,里面全是陈雪各种场合的剪影:医院走廊里穿白大褂的背影,机场抱着熟睡的囡囡的侧脸,甚至还有几张明显是从直播镜头里截取的观众席画面。
"这些..."
"找了好久。"杨涛轻声说,"你参加无国界医生表彰大会的那次,我托人找了全场录像才找到三秒镜头。"
陈雪的视线模糊了。她想起康复中心主任说的话,想起这半个月来每天雷打不动的"早安""晚安",想起那束没有署名的花。原来十五年的失联距离,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单向的奔赴。
洗碗时,杨涛突然从背后变出个盒子:"补上迟到的入职礼物。"打开是副听诊器,银色的管身上刻着两颗交叠的星星,下面用极小字体写着"无畏×陈雪"。
"这样就算我在比赛,"他帮她戴上听诊器,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耳垂,"你也能听到我的心跳。"
陈雪将听诊器另一端贴在他胸口,强劲有力的心跳声透过金属传来。窗外,北京的夜空难得能看到星星,就像那天在沙特沙漠里一样明亮。
"杨涛。"她突然喊他的全名,像初中时收作业那样严肃。
"嗯?"
"下次复查..."陈雪拽着他的卫衣领子迫使他低头,"我要亲自检查。"最后一个字消失在相贴的唇间,像两颗终于相遇的星星,在浩瀚宇宙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轨道。
KPL一期一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