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绝组队后,杜子昂似乎真的放弃了和陈榆产生任何交集的想法。
在公共选修课上,他依旧坐在那个靠窗的位置,认真听讲,只是再也没有看过陈榆一眼,更没有主动说过话。
这样的状态让陈榆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但同时,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感,像一根细小的针,时不时地刺她一下。
她努力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试图用忙碌来填补心里的空缺。
她泡在图书馆的时间越来越长,甚至周末也不例外。
这天是周六,陈榆在图书馆待了一上午,中午出来买饭的时候,路过学校的旧书店。
这家书店开了很多年,里面堆满了各种旧书,散发着淡淡的油墨和纸张的陈旧气息。
陈榆平时很喜欢来这里淘书。
她停下脚步,鬼使神差地走了进去。
书店里人不多,老板是个和蔼的老爷爷,正坐在柜台后看报纸。
陈榆在书架间慢慢逛着,手指拂过一本本封面泛黄的书。
在一个堆满旧课本的角落里,她看到了一本《唐诗宋词选》。
封面已经有些磨损,但上面的字迹依旧清晰。
她拿起书,随意地翻看着。
翻到中间某一页的时候,一张夹在里面的旧照片掉了出来,飘落在地上。
陈榆弯腰捡起照片。
照片有些泛黄,边角也有些磨损,上面是两个小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大概七八岁的样子。
女孩扎着两个羊角辫,穿着粉色的连衣裙,手里拿着一朵小雏菊,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男孩穿着白色的T恤和蓝色的短裤,站在女孩旁边,微微低着头,嘴角带着一丝腼腆的笑,手里拿着一本小小的漫画书。
背景是一个公园的草坪,阳光明媚,看起来是个很美好的日子。
陈榆看着照片上的女孩,觉得有些眼熟,仔细一看,那竟然是小时候的自己!
她的心跳瞬间加速,一股尘封已久的记忆涌上心头。
这张照片是在哪里拍的?
那个男孩是谁?
她努力回忆着,脑海中渐渐浮现出一些模糊的片段。
那是她小时候住的家属院,院子里有很多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他们经常一起在院子里玩耍。
照片上的这个男孩,好像是邻居家的孩子,叫……叫什么来着?
她记得他好像比自己大一岁,性格很安静,不太爱说话,但笑起来的时候很好看。
他们经常一起在院子里的槐树下看书,他会把自己的漫画书借给她看,她会把自己种的小雏菊摘给他。
后来,大概是她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那个男孩好像搬家了,去了另一个城市。
临走前,他好像送了她一样东西,但具体是什么,她已经记不清了。
时间太久了,很多细节都已经模糊。
陈榆拿着照片,手指微微颤抖。
没想到竟然能在这里找到小时候的照片,还能想起一些关于那个男孩的记忆。
她把照片小心翼翼地夹回书里,准备买下这本书。
就在她转身走向柜台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从书店门口走了进来。
是杜子昂。
陈榆的心又一次提到了嗓子眼,她下意识地想躲起来,但书店不大,书架之间的空隙很小,根本无处可藏。
杜子昂显然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她,脚步顿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他没有像上次那样主动打招呼,只是对着她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陈榆也僵硬地点了点头,然后低下头,快步走到柜台前,付了钱,拿着那本《唐诗宋词选》,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书店。
走出书店,她靠在墙上,大口地喘着气。手里紧紧攥着那本书,书里的照片似乎都被她攥得有些发烫。
为什么又会在这里遇到他?
她的心跳得飞快,不仅仅是因为再次遇到杜子昂的紧张,还有刚才看到那张旧照片后,心里涌起的复杂情绪。
那个小时候的男孩……他叫什么名字来着?
为什么她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她隐约记得,那个男孩的名字里,好像有一个“昂”字?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让陈榆的心猛地一跳。
昂……杜子昂的昂?
不可能吧,她想。世界哪有这么小?
同名同姓或者名字里有同一个字的人多了去了。
可是,不知为什么,她的脑海里却忍不住把小时候那个男孩腼腆的笑容,和现在杜子昂温和的笑容重叠在了一起。
他们……会不会是同一个人?
这个想法让陈榆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慌。
如果真是这样,那她之前的屏蔽和回避,岂不是显得很可笑?
她甩了甩头,试图把这个荒唐的想法从脑海中赶走。
一定是她想多了,只是巧合而已。
她拿着书,快步往宿舍走去。
她的心里乱极了,既有找到旧照片的欣喜,又有对再次遇到杜子昂的紧张,还有那个关于“昂”字的荒唐猜测。
回到宿舍,她把那本《唐诗宋词选》小心翼翼地放在书桌上,然后把那张旧照片取了出来,放在手心反复看着。
照片上的男孩,眉眼间似乎真的和杜子昂有几分相似。
失业后我靠评价网文暴富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