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楼的新主人是个学美术的姑娘,搬进来的第三个月,才发现暗房墙壁的夹层里藏着个铁盒。
盒子上了锁,锈迹斑斑,她费了半天劲才撬开。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叠泛黄的信,收信人地址都是这里,寄信人署名是一串模糊的字母,邮戳遍布世界各地——叙利亚、也门、刚果……都是新闻里常提的战乱之地。
第一封信的日期,是纪千宴殉情后的第三周。
“千宴:
今天在难民营看到个小孩,攥着块碎镜片照太阳,像极了当年东南亚那个孩子。突然想起你总说我拍的海太苦,可你看,这世上还有比海更苦的东西。
救援队说找到你的时候,你手里攥着半块碎玉。剩下的那半,我缝在相机包内侧了,每次按下快门都能摸到,像你还在牵着我的手。
他们说你是殉情,我倒觉得,你是终于肯对自己诚实了。也好,总比我这样,抱着回忆过日子强。”
第二封信是半年后寄的,信纸边缘有焦痕。
“千宴:
昨天空袭,帐篷烧起来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你在纽约展厅的样子。你穿西装真难看,还是穿我那件牛仔外套好看。
找到块新的礁石,形状和海城的很像。坐在这里看了整夜的星星,突然懂了你的意思——‘有我的地方就是家’。可你不在了,哪里都是漂泊。
公益组织的小孩画了张画,说要送给‘萧先生心里的人’。画里两个小人在海里手拉手,我贴在帐篷上了,每天睡前看一眼,假装我们真的在一起过。”
最后一封信没有邮戳,像是没来得及寄出,信纸被泪水泡得发皱。
“千宴:
医生说我撑不过这个冬天了。也好,省得再想‘如果’——如果当年我没走,如果订婚宴上我敢拉住你,如果在会议室我没说‘不熟’……
其实那天在纽约,我在展厅角落看了你三个小时。你瘦了,也老了,可盯着照片的眼神,和五年前在阁楼看海时一模一样。那时候我就知道,我们这辈子,都躲不开彼此。
碎玉我找人拼过了,拼不回去。就像我们,错过就是错过了。
潮信该来了,你说过,潮水会带着想念去找对方。这次换我走向你,你可别再躲了。”
姑娘把信放回铁盒,重新藏回夹层。转身时,发现窗台上的盆栽开了花,淡蓝色的,像极了海的颜色。
楼下传来收废品的吆喝声,有人在喊:“收旧相机咯——”
她忽然想起搬进来那天,老房东说这房子以前住过个摄影师,总对着海发呆,后来去了很远的地方,再也没回来。
海风穿过窗户,吹动墙上的日历,日期停留在五年前的某一天。
原来有些潮汐,从来都没停过。
默剧终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