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电商项目的成功,像一颗火种,在分公司点燃了更多探索的热情。小林带着团队又陆续对接了周边几个村子,把核桃、蜂蜜、手工布鞋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产品搬上了平台,甚至开通了“助农直播”,让村民亲自对着镜头介绍自家的宝贝。
那天直播结束后,小林拿着数据报表冲进办公室:“陈默哥,今天的山核桃卖爆了!李大爷家的存货全清了,他刚才在电话里一个劲说‘谢谢’,声音抖得厉害。”
我看着屏幕上滚动的用户评价——“核桃新鲜,带着阳光的味道”“包装上的手绘山村太戳我了”,心里暖烘烘的。这时张总的电话打了进来,语气里带着笑意:“陈默,总公司打算成立‘乡村振兴事业部’,董事会一致推荐你当负责人,兼顾分公司和新项目。”
我愣了一下:“张总,我怕……”
“怕什么?”他打断我,“你在分公司能从零做到盈利,带团队能拧成一股绳,现在做助农项目又有这份心,没人比你更合适。”
挂了电话,我站在窗前,看着楼下渐渐亮起的路灯。从刚入职时那个怕出错的新人,到如今要扛起更大的担子,这条路走得比想象中更曲折,也更踏实。
新部门成立那天,王姐特意从总公司过来帮忙。她把一叠文件放在我桌上,笑着说:“还记得你第一次做汇报,紧张得手心冒汗,现在都成‘陈总’了。”
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王姐,您就别打趣我了。当初要是没有您教我看报表,我哪能走到现在。”
“是你自己肯拼,”王姐拍拍我的肩膀,“不过啊,现在摊子大了,更得记着初心。你常说‘把客户当朋友’,做助农项目,更得把老乡当家人。”
王姐的话像颗定盘星。接下来的日子,我带着团队跑遍了周边十几个县市,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看数据,而是跟着村民上山采摘、下田选品,听他们讲种植的辛苦,记他们盼销路的迫切。有次在山里考察,突遇暴雨,我们和果农一起冒雨抢收早熟的樱桃,回到住处时浑身泥泞,却没人喊累——看着筐里红彤彤的果子,像看到了老乡们的希望。
项目越做越大,合作的村子多了,问题也随之而来。有个村的猕猴桃因为物流延误坏了几箱,客户给了差评。我连夜带着售后人员赶过去,一边给客户道歉赔偿,一边和物流商重新制定保鲜方案,还请了农业专家给村民培训储存技巧。
村民们看着我们忙前忙后,有些过意不去:“陈总,这点小事,不值得你们跑一趟。”
“不是小事,”我蹲在猕猴桃地里,跟他们说,“咱们卖的不光是果子,是信誉。你们信我,把好东西交给我,我就得让买的人也信咱们。”
那天傍晚,我在村里的晒谷场看到几个孩子在看书,是合作社用盈利买的新书。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跑过来,举着一本绘本问:“叔叔,你是从城里来帮我们卖果子的吗?老师说,等卖了钱,就能修新教室了。”
我摸摸她的头,笑着点头。夕阳把远山染成了金红色,风吹过稻田,沙沙作响,像在为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变化鼓掌。
回到分公司时,已是深夜。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小林正在整理新的合作方案,见我回来,递过来一杯热咖啡:“陈默哥,下周有个农产品展销会,咱们要不要去试试?”
我看着方案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又想起白天在村里看到的笑脸,心里格外踏实。新的征程或许还有更多挑战,但只要记着为什么出发,就不怕路远
尘埃里的阳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