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胤禛一边悉心教导着他们的儿子,一边以雷霆手段进行改革,毕竟有些事情经历过一次后,许多没必要的坑和弯路自然就被提前规避了。
也因此,大清在胤禛的手上让百姓们得以见证史书上所描写的万邦来朝、天朝上国究竟是何种景象。
胤禛等啊等,可是却从未见过余莺儿入梦。他想,这是应该的,毕竟是自己违背了誓言,她怨、她怒都是应该的,所以胤禛格外热衷于行善事积福。
胤禛想着,这一世功德怎么着也足以让他再见余莺儿一面吧,一面就好,他只要知道她会过得好就好。
就这样等啊等啊,直到雍正十三年,胤禛因为长期的自苦,终于气血耗尽倒在御案上,临了手中还攥着朱笔。
也是到了这一时刻,胤禛才终于实现了夙愿。
幸好,在他倒下前早已安排好了身后事,是以在皇朝更迭时得以顺利过渡,并未出现动荡,他所开辟的辉煌与盛世得以延续。
而他所不知道的是,他这一生给后世留下了太多的谜题,除了他惊人的政治嗅觉和治国手腕,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这扑朔迷离的感情史。
后世记载: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在位时间:1722年12月27日 —1735年10月8日,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雍正十三年(1735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驾崩,终年58岁。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其与孝圣宪皇后的儿子弘昉。
帝薨之时,举国皆哀,万民自发为其供奉长明灯。市井巷陌,烛火不熄,如星河倾落人间,映照百姓哀思。老幼妇孺,皆素服垂泪,焚香祝祷,愿圣魂永安。田间耕夫停锄,商贾闭市,学堂止诵,四海之内,莫不悲恸。
长明灯盏,昼夜不灭,恰似民心灼灼,永念君恩。史官执笔,慨然记曰:“帝德泽被苍生,故民心所向,哀思如潮,千年未有。”
雍正帝在位期做了一系列改革,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开海禁、改科举、革新各行各业的技术、启智教化万民、完善更新律法......其中最瞩目的便是他在位期间一力降十会,力压群臣与天下学子也要推行的男女平权政策,据史书记载,那段时间的京城连空气中都是血腥味;甚至了为了保障女性的权益,雍正帝下令各行各业的掌权者中男女比例必须达到五五比,如有违令者,诛九族。
雍正帝在位期间,也是史上王公大臣革新换代最频繁也是启用有识之士最多的朝代。雍正帝只看重实力与德行,无关年纪、无关民族、无关性别。在位期间,以粘杆处与血滴子为耳目与利剑,违抗其政策者斩,贪污腐败者斩,鱼肉百姓者斩,庸碌无为者退......然而就是这样两个让天下闻风丧胆的权力机关,却在雍正帝薨逝之后,逐渐销声匿迹,消失在世人眼前,后人为其是否真的存在一直争执不休。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使得大清重新焕发了活力,得以重现万邦来朝之盛世的同时,也让大清成为了世界的巨人,让世界都只能仰望,这种实力与盛世也一直延续至今。最让世人震惊和钦佩的是,两百年后的大清皇室向天下百姓公布了一则雍正帝留下的遗诏,从此,皇室成为过去,也成为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主动还政于民的国家。
雍正帝登基前后的政治手腕变化与治国手段之熟练,成了历史上继他扑朔迷离的感情史之外的世界第二大未解之谜。
坊间传言,帝登基前,曾有一桩悖逆伦常的旧事:彼时尚为皇子的他,强夺臣妻,娶入府中为嫡福晋。红烛高燃,他指天为誓:“非卿不娶,此生不渝。”其情炽烈,震动京华。
然天妒红颜,嫡福晋竟于生产之时难产而亡,化作一缕芳魂。
新寡的皇子府,哀戚未散。不过数月,一道请封的奏折便递入深宫——清世宗要立那逝去嫡福晋的庶妹,府中侧福晋乌拉那拉氏为继福晋。
此举虽惹非议,却也在礼法之中。
而后世宗登基,改元雍正。初时,这位新帝并无甚惊人之举。然,雍正二年春的一个寻常日,如同命运骤然撕裂的帛裂之声,彻底改变了帝王的轨迹,也搅动了整个皇朝的根基。
雍正二年,春三月,帝骤疾,言行异于常。是夜,帝闻宫掖有变,震怒,亲驰往城西乱葬岗,寻得新殁罪人尸身一具,载以御辇,迎归大内。帝抚尸恸哭,呼之为“妻”,左右皆骇,莫敢仰视。旋以“谋害”之名,诏令严查后宫。
帝性遂大变,乾纲独断,明察秋毫,治国之才始显。然其手段酷烈,尤见于宫闱。妃甄氏有罪,坐诛,夷三族。妃年氏,素得宠,势倾内外,帝疑其不轨,废为庶人,打入冷宫。后宫由此大清洗,妃嫔存者仅二三。朝野为之悚然。
夏四月,帝力排众议,追尊乱葬岗所得女尸为“孝圣宪皇后”。群臣以礼法不合、尸身不明、且有元配及皇后小乌拉那拉氏尚在为由,伏阙力谏。帝怒,斥曰:“此乃朕之元妻!何论其他?” 谏者多遭贬黜。
五月,行孝圣宪皇后册立大典,仪同元后。帝命以玄冰为棺,盛皇后遗体,自大清门入。帝亲御午门,迎棺入宫,哀戚逾常。礼成之际,帝连颁二诏:
一曰:“朕潜邸时,虽有先娶之妇,然彼行悖逆,非礼之正,不堪为元。今削其一切追封,黜其宗庙之位。”
二曰:“皇后乌拉那拉氏,侍奉有亏,难承宗庙之重。着即废去后位,收册宝,冷宫安置。”
帝宣谕天下:“自朕登极,元配嫡后,唯孝圣宪皇后一人!太庙神主,史官载笔,皆当如是!” 自此,帝后之位,唯系孝圣宪皇后一身。乌拉那拉氏幽死,后事不显。
雍正四年,帝诏:除公主外,余皇子皆出继远支宗室。旋于宗室疏属中择一幼童,过继于孝圣宪皇后名下,立为皇太子,亲加教诲,寄予厚望。
帝尝谓近臣:“太子乃皇后嫡嗣,承朕与皇后之祚,当为天下主。”
……
成为灵魂的胤禛飘在空中,漠然地观望一切。
待这一世他精心挑选的儿子的登基仪式结束后,他重新飘回养心殿,看着冰棺中依照他的遗言而并肩躺着的两具身体,面容显露深深哀恸。
他轻抚上余莺儿的脸颊,“娮娮,你还是不愿意再见我一面吗?”
作者君:求花花,求点赞,求关注,求收藏,求打卡,求打赏吖~
甄嬛传:天道求我帮他消怨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