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县烽火抗日之豫西铁血
超小超大

第20章:秉礼学校的“密码课”

第20章:秉礼学校的“密码课”

第1节:课本里的暗号

黑板上的“民”字被粉笔涂得歪歪扭扭,最后一笔拖出长长的灰痕,像道没愈合的伤口。赵山河攥着《千字课》的手指收紧,课本边角被他捏出褶皱——孙敬之的粉笔在“民”字右下角多拐了个弯,把“乙”形写成了“氏”,底下的“乛”被涂成粗粗的横线,活脱脱成了“尸”下加“氏”。

讲台下的学生们低着头,铅笔在纸上演算,笔尖划过草纸的“沙沙”声里,混着街外日军岗楼的钟声。孙敬之扶了扶眼镜,镜片反射着窗外的光,他用教鞭敲了敲黑板:“‘民为邦本’,这‘民’字要写正,不然就失了根基。”说着手腕一转,竟在“民”字旁边补了个“兵”字,笔画刚硬,像把立着的刀。

赵山河的喉结动了动。这是皮司令部队的暗号——三个月前他刚接受训练时,老班长特意教过:“‘民’变‘尸’,是说鬼子又来祸害百姓;旁边加‘兵’,就是要咱们准备接应队伍。”他眼角的余光扫过孙敬之的袖口,那里沾着点暗红,像是没擦净的血渍——今早路过东门岗楼,听说有个教书先生因为“私藏禁书”被日军打了。

“赵同志,”后排突然传来咳嗽声,是个穿蓝布褂的老汉,手里的烟袋锅在鞋底磕了磕,“这字咋越看越别扭?”他的烟袋杆往黑板偏了偏,赵山河看见杆尾刻着个极小的“晓”字——是李百晓安排的眼线,负责盯着课堂外的动静。

孙敬之放下粉笔,粉笔灰簌簌落在他的青布长衫上。“王老汉是庄稼人,认的是田埂上的字。”他笑了笑,眼角的皱纹里嵌着灰,“这‘民’字要是站不稳,就像地里的苗被踩了,得等‘兵’来护着才能长起来。”他拿起讲台上的茶壶,往粗瓷碗里倒茶,水汽漫上来时,声音压得极低,“昨天岗楼新增了三个鬼子,带的是歪把子机枪。”

赵山河端起自己的空碗,假装去接水。指尖碰到孙敬之的碗沿时,对方的手指在他手背上飞快敲了三下——是“有急件”的暗号。他接过茶壶的瞬间,张纸条顺着壶底滑进他的袖口,薄得像片枯叶,却带着孙敬之手心的汗湿。

下课铃响时,日军的巡逻队正好从校门口经过,皮靴踩在石板上的“咔嗒”声撞着窗棂。学生们收拾书包的动作都放轻了,只有孙敬之还在擦黑板,板擦蹭过那个变形的“民”字,灰雾里,赵山河看见他故意留下的最后一笔,弯成了钩子的形状。

他跟着人群走出学堂,袖口的纸条硌着胳膊。走到巷口的老槐树下,才借着树影展开——上面用铅笔写着“皮司令要日军军官名单”,末尾画着个校徽,是镇上女子学堂的标记。风突然卷起纸条边角,赵山河抬头时,看见孙敬之站在学堂门口,正对着他的方向,慢慢把沾着粉笔灰的手按在胸口,像在按什么重要的东西。而街对面的杂货铺门口,一个戴草帽的男人正盯着孙敬之的背影,草帽下露出半截日军军裤。

第2节:学生侦探

李梅把校徽别在衣襟上时,银质的“礼”字边缘刮了下手指。她往指尖吹了口气,看见指腹沾着点银粉——这是她昨夜里用锉刀磨的,校徽背面被磨出个浅槽,刚能塞进半张叠成细条的桑皮纸。

“李同学,这道题你来讲。”先生在讲台上敲了敲黑板,李梅慌忙站起来,课本差点从膝头滑下去。她的课本里夹着片晒干的槐树叶,叶脉被她用针尖扎了小孔,对着光看,能看出日军岗楼的形状——这是她每天路过岗楼时,数着窗户格子扎的。

下课铃刚响,她就抱着作业本往操场跑。石阶上的青苔沾湿了她的布鞋,跑到老槐树下时,赵山河已经在等了,手里转着根树枝,树枝上还挂着片新鲜的槐树叶——是接头的暗号。

“赵同志。”李梅把作业本递过去,最底下那本的封皮里,夹着个用红绳捆着的小纸包。“这是近半个月的记录。”她的声音压得低,辫梢的红头绳随着动作晃了晃,“日军的小队长叫松井,每周三下午会去西街的酒馆;还有个翻译官,总在岗楼门口跟卖烟的打交道,烟盒里夹着金条。”

赵山河翻开作业本,纸页上的字迹娟秀,却在“松井”两个字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叉。“你怎么确定他们的身份?”他注意到李梅的手指在发抖,不是害怕,是用力攥过什么东西——她的指甲缝里还嵌着点墨渣。

“俺蹲在酒馆后墙听了三次。”李梅踢了踢脚下的石子,石子滚到槐树根下,露出半块埋着的青砖,“松井喝醉了就喊自己的名字,还说要把抢来的粮运去县城。那翻译官更笨,跟卖烟的说‘少佐要的清单得赶紧弄’,俺都记在这上面了。”她从校徽背面抠出那截桑皮纸,展开后是日军军官的出入时间,每个时间旁都标着天气——晴天画太阳,雨天画雨滴,“这样就算被搜走,他们也只当是小孩涂鸦。”

赵山河摸着那张纸,纸面带着淡淡的胭脂味——是李梅用来伪装的,她总在书包里放块胭脂,装作爱美的地主家小姐。“你不怕吗?”他想起李百晓说的,这姑娘的爹是镇上的地主,原本能躲在宅院里安稳度日。

李梅突然挺了挺脊背,阳光照在校徽的“礼”字上,银粉闪着细碎的光。“俺娘去年染了风寒,日军封了镇口不让求医,是皮司令的队伍夜里送来的药。”她的指尖划过校徽边缘,那里有个极小的缺口,是上次日军搜查时被枪托砸的,“俺爹说‘不能光受恩惠’,让俺能帮就帮。再说——”她突然笑了,眼里的光比银粉还亮,“这些记号,只有俺和赵同志能看懂,比藏在箱子里安全。”

正说着,校门口传来皮鞋声。李梅猛地把桑皮纸塞进赵山河手里,自己抓起作业本往教室跑,跑过石阶时,校徽上的银粉蹭在青苔上,留下道闪着光的痕迹。赵山河刚把纸藏进衣领,就看见两个日军走进校门,手里拿着张名单,为首的正是松井——他的目光扫过操场,最后落在了那片沾着银粉的青苔上。

第3节:阁楼的灯光

后半夜的风裹着潮气,从阁楼的窗缝里钻进来,吹得油灯的火苗往一边歪。赵山河攥着刚整理好的情报清单,指尖在“松井”的名字上顿了顿——这页纸的边角被他磨得起了毛,像是能透过纸背摸到日军岗楼的铁丝网。

“咔嗒。”孙敬之把铁皮盒扣上,盒盖的锈迹蹭在他手背上,留下道暗黄的印子。他把盒子塞进阁楼的横梁缝里,动作轻得像怕惊动梁上的老鼠:“这是近三个月的军官动向,得等皮司令的人来取。”横梁上积着厚厚的灰,被他蹭出个方形的印子,像块刚掀开的旧伤疤。

赵山河的目光扫过桌面。摊开的纸上写着“日军粮仓分布图”,其实是孙敬之故意画错的——城西粮仓的位置被标到了河边,旁边还注了“藏粮万石”。他指尖敲了敲纸面:“这假情报能骗住他们?”窗外的槐树影晃了晃,像有人在树下踱步,靴底碾过枯叶的声音若有若无。

“鬼子信‘纸上的富贵’。”孙敬之往油灯里添了点煤油,油星子溅起来,在灯芯上爆成小火星,“上个月他们抄了张大户的家,就因为搜出张画着元宝的旧图。皮司令说‘对付贪心的人,就得给他们画个饼’,这假图就是咱画的饼。”他突然压低声音,往窗外瞥了眼,“你听。”

风声里混着极轻的“沙沙”声,像是有人在用指甲刮墙。赵山河猛地起身,后腰撞在堆放的课桌上,桌角的砚台晃了晃,墨汁差点泼在真情报上。他摸向藏在教具盒里的短刀,刀柄的木纹被汗水浸得发滑——这阁楼的木板墙薄,外面的人若贴在墙上,连他们的呼吸声都能听见。

孙敬之却慢悠悠地把假情报往桌沿推了推,甚至故意让纸角垂到桌边。“别动。”他用眼神示意赵山河坐下,手里拿起毛笔,蘸着墨在假图上补了个圈,“皮司令教过‘灯下黑’——最显眼的地方,反而最容易被忽略。”墨汁在纸上晕开时,窗外的刮墙声停了,接着是渐行渐远的脚步声,轻得像片落叶飘走。

赵山河盯着窗纸,上面印着槐树的枝桠影,影子里似乎还残留着个佝偻的轮廓——像日军的便衣探子,白天总在学堂附近晃悠的那个。“这招……皮司令也用过?”他松了松攥着刀的手,掌心的汗在刀柄上留下湿痕。

孙敬之把真情报卷成细条,塞进掏空的毛笔杆里,笔杆上的漆皮掉了块,露出里面的竹芯:“去年他带队伍袭扰日军运输队,就故意把假路线贴在村口的老槐树上。鬼子果然顺着假路线追,结果中了埋伏。”他把毛笔插进笔筒,和其他十几支毛笔混在一起,“他说‘鬼子总觉得自己聪明,咱就让他们觉得赢在了聪明上’。”

油灯突然“噼啪”响了声,灯芯结了个灯花。赵山河往窗外看时,发现槐树影里又多了个亮点,是烟头的红光,在黑暗里明灭——刚才的探子根本没走,只是退到了更远的地方。他刚要开口,孙敬之突然用手指了指桌面的假情报,纸上的“万石”两个字被油灯的热气熏得微微发卷,像要自己站起来似的。

“他们还会再来。”孙敬之拿起抹布擦桌子,墨渍在布上晕成黑团,“假情报里藏了个小陷阱——那河边根本没有能藏粮的仓库,却有咱埋的记号,能引着游击队找到他们的暗哨。”他擦到桌角时,抹布勾住了块松动的木片,露出底下的暗格,里面摆着个小小的红绳结,和夜校梁上的一模一样。

赵山河的喉结动了动。那红绳结打得极紧,绳头缠着片干枯的槐树叶——是老陈失踪前常用的记号。他刚要问,窗外的烟头突然灭了,紧接着传来“咚”的一声轻响,像是有人从墙上摔了下去。孙敬之猛地吹灭油灯,阁楼瞬间陷入黑暗,只有窗缝透进的月光里,飘着细小的尘埃,像无数双盯着他们的眼睛。

巩县烽火抗日之豫西铁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中国川魂第二部 连载中
中国川魂第二部
阿新(徐立新)
书接上回本书是中国川魂三部曲第二部第一部《中国川魂》已经讲完,本书为第二部将为您继续讲述川军将士们1939年-1942年的抗战故事,欢迎您继......
10.2万字8个月前
最后的大防线 连载中
最后的大防线
全国宝王
在未来的某个时代,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一种强大的外星生物入侵地球,它们拥有超乎想象的力量,人类的所有武器都无法对其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在这......
0.4万字8个月前
特种兵学校全部cp 连载中
特种兵学校全部cp
鹭林_高樱白鹭_竹棉
Cp全是cp,都是甜文有一虐文
0.5万字7个月前
暗区突围,无限 连载中
暗区突围,无限
清辉夜灵
暗区改编
4.3万字4个月前
猛虎特种部队 连载中
猛虎特种部队
雷神幻影321
时间是2030年,李军胜父母被杀,在一个任务中名字叫破晓行动中,当时李军胜也在场,那是他年龄最小的时候(三岁),而且杀他的父母则是美国人,任......
1.8万字2周前
巩县烽火抗日之豫西铁血 连载中
巩县烽火抗日之豫西铁血
百晓热点
1944年,中原大地战火纷飞,日军铁蹄肆虐。皮司令临危受命,率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挺进巩县。在这片土地上,他遭遇了凶残的日寇、狡猾的伪军以及复杂......
6.8万字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