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质区的绿光持续了整整半年。当星桥花的根须终于穿透那片虚无,传回来的影像让所有星球都屏住了呼吸——暗物质的另一侧,竟是一片被淡紫色光晕笼罩的“星尘海”,无数细小的星尘颗粒在光晕中漂浮,像被打碎的银河。
更令人震撼的是,星桥花的根须在接触星尘的瞬间,竟绽放出淡紫色的花朵。光谱分析显示,这种花吸收了暗物质的能量,花瓣能释放出稳定的引力波,刚好可以固定周围的星尘,形成比Ω星云更稳固的“陆地”。
“这是‘星尘花’!”泽塔星的小姑娘在通讯里惊呼,她的团队正驾驶着飞船,穿过暗物质区的绿光通道,“传讯花的震动说,这里的星尘里有‘记忆元素’,能记录经过的光和声音。”
她的话音刚落,屏幕上的星尘花突然闪烁起来,花瓣上浮现出模糊的影像:那是五十年前,林软软和墨渊坐在E-7星轨的观测台上,手里捧着月眠花的种子,正在争论哪种花能在陨石上开花。影像里的声音带着年轻的雀跃,像被星尘轻轻包裹着。
“原来……种子真的能记住过去。”林星的手指抚过屏幕,眼眶有些发热。实习生在一旁翻出了林软软的旧日志,其中一页写着:“如果宇宙有记忆,那一定藏在种子的年轮里。”
星尘海的消息传开后,“星尘苗圃”成了最忙碌的地方。asteroid带的机器人每天都在打包种子,有能在引力波中扎根的“波痕草”,有会跟着星尘流动方向开花的“流萤花”,还有矿工们新培育的“石生花”——它们的种子裹着陨石粉末,能在坚硬的星核上发芽。
“我们查过星尘的成分,”雾隐星的老研究员推着悬浮轮椅,在苗圃里仔细检查营养液,“这里面的微量元素,和当年E-7星轨的土壤惊人地相似。或许宇宙的种子,早就在互相寻找了。”
他的话让林星想起了那个被遗忘的星轨。她调阅了最新的探测器数据,屏幕上,E-7星轨早已不是荒芜的模样——当年撒下的月眠花种子,在陨石的缝隙里蔓延成了银色的花海,连路过的飞船都习惯在这里停靠,说要“沾沾花气”。
更奇妙的是,星尘花记录的影像越来越多。有泽塔星的老使节年轻时在花田里奔跑的样子,有雾隐星的研究员第一次培育出耐寒花种时激动的泪水,甚至还有asteroid带的机器人刚苏醒时,好奇地触碰第一颗月眠花种子的画面。
“原来每个在宇宙里种花的人,都被种子记住了。”实习生看着影像里那些陌生又熟悉的面孔,忽然明白为什么林星总说“花匠从不孤单”。
这天,星尘海传来了新的信号。小姑娘的团队在星尘海的中心,发现了一块巨大的星尘凝结体,上面布满了天然的螺旋纹路,像一朵从未绽放的花。更神奇的是,星尘花的根须缠绕在上面时,竟拼出了一行古老的文字,经过破译,意思是“最初的土壤”。
“这可能是宇宙最早孕育生命的地方!”团队里的考古学家激动地说,探测器显示,凝结体里藏着最原始的有机分子,正是月眠花和追星花的祖先基因。
消息传回空港时,所有人都沉默了。林星站在那座“种子与机械臂”的雕塑前,忽然想起林软软扉页上的那句话——原来宇宙的“适合”,从来都不是偶然,而是种子跨越亿万年的寻根之旅。
三个月后,第一艘载满“最初土壤”样本的飞船返航。空港的广场上,新的旗帜正在升起,上面绣着星尘花的图案,周围环绕着无数细小的种子,像被光簇拥的星河。
举旗的是个更小的孩子,来自E-7星轨,据说他出生那天,月眠花刚好开满了整个星轨。他举着旗,奶声奶气地说:“老师说,我们要把‘最初的土壤’带到每个星系,让所有种子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林星看着那面在风中飘扬的旗帜,忽然觉得,所谓“星图之外”,从来都不是距离,而是种子愿意去的远方。就像时光藤会一直生长,星尘花会一直记录,而那些握着种子的手,会带着信念,走向下一片荒芜。
夜色降临时,星尘海的方向又亮起了新的光点。那是小姑娘团队撒下的“星桥花”升级版,根须上带着星尘花的基因,正在编织一张更广阔的光网。光网的尽头,隐约有新的光斑在闪烁,像又一颗种子,正在破土而出。
林星翻开笔记本,在最新的一页画了一朵花,花瓣上画着无数条线,连接着泽塔星、雾隐星、asteroid带、Ω星云、暗物质区和星尘海。她在旁边写道:“宇宙是片大花园,我们都是种花人。”
窗外的时光藤,又开了一朵新的花。
星际兽世:我靠萌宠身份征服五兽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