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在凌晨三点骤然倾泻而下,古塔遗址的工地瞬间化作泥泞的战场。
李逸尘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棚内,望着窗外模糊的轮廓。他的手指仍停留在刚刚写下的“正面迎战”四个字上,笔尖已干涸,却迟迟未放下。
山体滑坡的消息是在他挂断林浩电话后不到十分钟传来的。赵阳冲进帐篷时,脸上还带着没擦干净的雨水,声音急促:“现场塌了!两台扫描仪被埋,服务器机房渗水严重……苏婉仪还在里面抢数据!”
李逸尘猛地起身,抓起雨衣就往外冲。风卷着雨扑面而来,他几乎睁不开眼。远处的古塔轮廓在闪电中一闪而过,像是某种古老的叹息。
赶到现场时,工人们已经撤离,只剩几个技术员在试图抢救设备。苏婉仪正蹲在机房门口,手里抱着一个防水箱,浑身湿透,脸色发白。
“数据大部分保存下来了。”她喘着气,“但有一段宋代工艺的解析文件……不见了。”
赵阳的脸色更沉了:“不是丢了,是被人删了。”
李逸尘没有说话,只是接过箱子,打开一看,果然发现关键节点的数据缺失。他闭了闭眼,脑海中闪过那个神秘的基金会邮件,以及那封匿名短信——“小心王鸿儒的动作”。
天灾、人祸、技术漏洞,三者交织得如此巧妙,仿佛有人早已布好局,只等他们一头栽进去。
第二天一早,资金冻结的通知正式下达。
赵阳坐在会议室里,手中捏着一份内部文件,指节发白:“王鸿儒动用了文化发展基金的审核关系,说我们的项目存在‘预算虚报’问题,要求重新审计。”
“我们根本没虚报。”一名财务人员咬牙道。
“可现在没人信。”赵阳苦笑,“而且审批流程被无限期延后。”
会议陷入沉默。
“我们必须自救。”李逸尘开口,语气平静却坚定,“启动公众募捐计划,同时联系媒体,全程直播修复过程。”
“可是……”苏婉仪犹豫了一下,“村民那边恐怕不会配合。”
她说得没错。昨夜山体滑坡后,已经有村民私下议论这是“动了祖宗风水”的报应。今天早上,村口再次聚集了几位年长者,神情复杂地盯着工地。
李逸尘走出帐篷,朝人群走去。那位年长的村民依旧站在最前方,目光如炬。
“你们动了不该动的东西。”他缓缓说道,“昨天晚上,我家的牛突然死了,村里还有三家孩子发烧……这不是巧合。”
李逸尘没有反驳,而是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照片,递给对方:“这是八十年前拍下的古塔原貌,您看它多雄伟。您的祖先曾经守护这座塔,难道不希望它重现人间?”
老人愣住了,接过照片的手微微颤抖。
“我们可以修,但必须按祖制来。”他终于开口,“你们请错了工匠。”
李逸尘心头一震,正要追问,赵阳忽然快步走来,在他耳边低声道:“刘长老那边刚传来消息,一封匿名举报信寄到了协会,指控我们团队成员私吞科研经费。”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谁的名字?”李逸尘低声问。
“还没公布,但已经开始彻查。”
“那就让他们查。”李逸尘眼神一冷,“但我们不能停。”
当天下午,团队开始筹备众筹发布会,并邀请了几家主流媒体进行现场直播。赵阳负责联络高层,争取舆论支持;苏婉仪则带领技术组连夜修复服务器,恢复部分建模进度。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步入正轨时,一封加密邮件悄然出现在李逸尘的邮箱。
发件人依旧是“归墟基金会”,标题只有两个字:**小心**。
点开附件,是一段视频片段。画面中,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进一间办公室,桌上放着几份文件,其中一页清晰可见“华夏古文化复兴工程”字样。
那是赵阳。
李逸尘的手指悬在鼠标上方,久久未动。
他不相信赵阳会背叛,但这段视频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幕后之人,不仅知道他们的每一步动作,甚至……正在引导他怀疑身边的人。
手机震动,是苏婉仪的信息:
【备份数据里发现了异常修改痕迹,时间戳显示是在昨晚服务器进水前。】
李逸尘猛地合上电脑,站起身,望向窗外的古塔残垣。
风雨未歇,危机才刚开始。
他转身走向会议室,推开门的那一刻,赵阳抬起头,眼中满是疲惫与信任。
“我刚接到通知,明天上午十点,刘长老要在协会召开紧急听证会。”赵阳说,“他们会审查整个团队的资金使用情况。”
李逸尘点点头,走到桌边坐下,轻声问:“你相信我吗?”
赵阳一怔,随即坚定地点头:“当然。”
“那你有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团队的事?”
赵阳的眼神没有一丝闪躲:“没有。”
李逸尘看着他,许久,嘴角微微扬起:“那就好。”
门外,雨更大了。
屋檐下,一只青灰色的鸟飞落,歪头看着帐篷内的灯光。
它的眼睛,像极了那天夜里,那封基金会邮件发送时,屏幕上一闪而过的图标。
都市重生:以诗词歌赋重塑华夏古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